摘:
摘:每到夏天,綠島擠滿觀光客,每一個景點都萬頭攢動,經常跑綠島的生態工作者、人稱「山豬老師」的呂縉宇形容:「島上沒有一個地方叫『私房』景點,你只要跟著人潮走就會看到。」這幾年在疫情之下,因為大家不能出國,島上每到假期更是人滿為患。

觀光的興盛為當地帶來生意,可是也帶來了破壞,其中很嚴重的一項便是「路殺」。

「你如果看到機車在全島唯一的加油站排隊、排很長,那就表示船剛到。」呂縉宇指出,綠島旅遊旺季一天上島人數可達3000到5000,一天可能會有1500到2000輛機車在移動,爆滿的旅客讓綠島成為台東唯一會常態性塞車的地方;更因為綠島多是山地,人潮集中在環島的帶狀平原,難免會擠壓動物的生存空間。

全文:綠島公路成蟹媽媽末路,旅遊如何與生態找到平衡?
作者:李奕萱(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講座:蟹媽媽的義無反顧:別讓人類的馬路成了牠的末路

頁首照片來源:路殺社-綠島奧氏後相手蟹拯救行動(短短150公尺的路上,有2247隻母蟹命喪輪下)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探索動物園的可能想像》活動說明:吳宗憲教授 揆諸過往的動物園歷史,並不難發現,人類最初之所以設立動物園,有時是為了顯示個人財富,向外宣稱自己能夠蒐集世界上的奇珍異獸,有時是為了展現國家權力,表示統領國界內權威的絕對性,因此越難以馴養的動物,越是動物園的最愛,也常用來作為國家之間餽贈的標的。 因此,儘管當代許多人們在不經思索之下,會直覺地宣稱動物園的存在,是為了大眾教育、科學研究而存在,但如果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來說,當初圈養動物以炫耀財富,及彰顯國力的目的,才是動物園所以創立的原因。 雖然現代社會中,前述那種炫耀性的目的已經消逝,但似乎逐漸被娛樂化與商業化目的所取代,我們不難發現,當代「為教育」、「為科學」的正向宣稱,還是一種為了使「存在即合理」所做的事後修飾,因為,這些之所以讓「動物園」存在的正向理由,實際上都禁不起嚴格的檢驗,因為,許多動物園中的動物,因圈養而影響了其動物行為,已部分失去了科學研究的功能,而實證調查也顯示,民眾赴動物園,多半是為了娛樂及家庭聚會,這點加上逐漸賦予動物園自負盈虧的任務,也產生將動物園向商業利益靠攏的結果。...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