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關懷生命協會長期舉辦教師研習課程,將合適的動保教案及教學資源分享給學校教師,增強動物保護教育的觀念與現場教學能力,引導孩子們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在日常生活中建構保護動物的素養,實踐行動力。本會今年與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合作,預計將辦理三場一日型教師研習營,分別於北部、中部、東部各一場。北區主題為經濟動物議題,中區為同伴動物議題,東區為野生動物保育議題。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


講座摘要

許睿恬(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想要探尋活著的價值與意義,得先弄清楚維繫生命的關鍵:食物。多數人享受物質,卻很少關心食物背後的生態環境。在傳統養殖場學習屠宰雞隻時,開始反思為了口欲而宰殺生命這件事,有哪裡可以著力改變的地方,進而發現肉雞以外,還有格子籠飼養的蛋雞議題。

實際養雞後,會知道雞能認人,從有警覺心,到看人的眼神改變,慢慢習慣人的存在,甚至會撒嬌,當人與雞建立起餵食以外的關係,雞所展現的絕對超乎人的想像。讓人知道雞有感知痛苦的能力,人才能理解雞在格子籠裡受到的折磨,如果人與動物太有距離,缺乏情感連結,人就看不到牠們生命的狀態。早期家禽養在家中,自己飼養自己殺,吃動物前還會感到抱歉,現今畜牧動物都被關在集約化工廠中,人吃得心安理得,沒有感覺,忘記人是怎麼對待動物的,是件嚴重的事。

消費者要便宜,便宜不代表好,我們迷失在表面,導致整個產業為了這個迷失而做改變。為什麼安老雞產的雞蛋賣不好?因為除了飼養成本很高,牠已經被人類極大化利用牠的功能性,一年半後蛋的產量不易控制,品質也不好,就要把雞淘汰,能不能讓雞安老,要看消費者能否不在乎口感與外貌。為了瞭解消費者的想法,在台南菜市場成立友善放牧的蛋舖,必須要將蛋賣出才能撼動到世界,但一天收入不到五百元時,就認知到想要改變深植人心的消費意識,必須耗費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但最終仍能開設分店,證明推廣有機飼養並非不可能,只要願意花時間對客人解說。如果要真正改變畜牧端對環境的影響,不只是改變豢養動物的方式,連豢養過程使用的飼料也要翻轉,所以將玉米、米糠甚至黃豆都改為使用台灣在地生產的友善飼料。

成立食二糧的主要目的,其實不是動物保護或和高齡者照護,而是環境保護,讓生活與生產都能永續。歐美早已盛行在家養雞,兼顧療癒系統與動物福利,所以一開始也從自家實驗起,讓父母養雞,試驗以台灣高齡者的特性和背景,是否適合引進。推行友雞生活計畫,最重要的是讓雞與高齡者連結在一起,現在是高齡社會,能花那麼多時間照顧雞的,也是高齡者,他們彼此需要,所以如果要翻轉整個飼養系統,找回人與動物之間的良好關係,就要把母雞找回家。

雞很強大,能夠除草、除蟲,幫忙處理廚餘和農業廢資材,糞便又能當肥料。在高雄燕巢深水國小建造雞舍後,學生會打掃學校大量的落葉,鋪在雞舍裡討好雞群,讓雞有軟綿綿的運動空間,腳蹼才會健康,也省去垃圾車載走落葉焚燒的空氣污染。帶孩子進入田園尋找給雞吃的食物,讓孩子思考人與食物的關係,比如蟲也是生命,抓蟲給雞吃是對的嗎?過程中也能試著理解,既然雞能在田野吃那麼多食物,為什麼還要當雞住進人類的家裡後,就算沒有柵欄也不會離開呢?

利用廚餘桶養黑水虻的好處是,不用刻意再養蟲給雞吃,當夜晚黑水虻跑到雞舍周圍,白天雞就能抓蟲,享受捕獵的愉快;另外如果直接讓雞吃廚餘,由於現在的食物高油高鹽高糖,會讓雞糞變臭,吃不完又會發霉致病,也造成環境惡臭,讓黑水虻吃掉廚餘,再讓雞吃黑水虻,做為雞的天然抗生素和豐富蛋白質來源,雞就會很健康。

在社區建立友雞循環農業,是透過雞的少量養殖,利用雞糞做堆肥,農作區再分成自由放牧區、雜作區和果樹區,透過三區輪作來提昇土地承載力。當一區收成後,要將土地空下兩週,讓野草進駐,野草對雞是重要的,可以幫助排毒和排出寄生蟲,如果全部的土地都只留下人為作物,就會缺乏多元的植物維護雞的健康。

在安養中心推行療癒雞的顛覆性最高,讓雞從被食用的動物,變成能讓人抱著的同伴動物,長輩養雞的好處是防快速老化、抗失智,也可以排遣寂寞和憂鬱。一開始安養中心的空間很死寂,有了雞到處奔跑玩耍,長輩也跟著有活力,可以一起散步。在台中市和平區設置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結合原住民部落,照顧失能的長輩,也舉辦過友雞運動會讓雞賽跑。當雞不怕人,看到人會很興奮地跑過去,就表示雞在平常受到非常良好的照顧,一般情況下,雞對人陌生沒有互動,看到太多人會產生恐懼,透過運動會可以讓人們知道,人和動物一旦建立起友好的關係,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食二糧努力推廣友善放牧蛋、母雞學校、教育基地、都市循環系統和社區體驗活動,都要回歸到當初探討人對食物的態度,要吃就要殺,沒辦法不吃,至少可以讓動物活得快樂一些。

每個人都背負著高齡社會的壓力,地球越來越熱,土地越來越難養育動植物,環境的破壞有很多人為因素,但這一切是可以放緩的。一顆雞蛋背後的真相,是工業化畜牧影響到野生動物生存的權利,人類砍伐焚燒森林,獲得土地去種植供應畜牧業動物要吃的作物,台灣的飼料大多也來自國外進口,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地方的畜牧業都面臨斷糧危機,我們的飲食生產是有問題的,野生動物被迫離開原生棲地,來到人類的生活圈,人類再將他們趕走。

改變飲食可以從選擇開始,選擇是最容易做到的,同時也是最難做到的,食二糧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引導消費者懂得選擇,選擇一顆友善飼養的雞蛋,它是一顆最便宜的雞蛋,而不是來自一顆廉價,背後成本卻極高的雞蛋,包括傷害動物、製造污染、浪費能源和水資源。友善母雞不只可以吃到新鮮的雞蛋,雞還能除草除蟲,減少除草劑與農藥的使用,在家養雞更能省下水電,減少碳足跡與包裝垃圾。改變從雞蛋開始,集約化養雞場影響生態鉅大,但相較於大型畜牧動物如牛、豬,雞更容易達成改變。

 

 

簡報內容未經許可,請勿擅自取用,如欲使用,請先來信詢問。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