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關懷生命協會長期舉辦教師研習課程,將合適的動保教案及教學資源分享給學校教師,增強動物保護教育的觀念與現場教學能力,引導孩子們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在日常生活中建構保護動物的素養,實踐行動力。本會今年與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合作,預計將辦理三場一日型教師研習營,分別於北部、中部、東部各一場。北區主題為經濟動物議題,中區為同伴動物議題,東區為野生動物保育議題。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


講座摘要

鄧宇珊(關懷生命協會教育專員)

什麼是動物保護教育呢?簡單地說就是人道教育結合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

以動物作為教學的教育理論有以下三點:一、杜威(John Dewey)的經驗學習,借由具體的體驗學習,提升記憶;二、親生命假說,由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的著作《親生命性》(1984)中提出,主張人類有親近自然與其他生命型式相接觸的欲望;三、社會學習理論,由愛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其談到人類的學習是個人與其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歷程,藉由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模仿學習。

由教學經驗發現,不同年齡的學童,對動物的態度會不太一樣。年齡越小的孩童注意力越不集中,但對動物卻相當感興趣,須由師長帶領感官體驗,若引導恰當,未來對動物福利的概念是有益的;年齡越大的孩童則是較有興趣參與觀察、飼養照顧,可透過飼養帶入動物福利的概念,但也較容易因大人對動物的好惡而影響。若家長很討厭動物,孩子對動物則較有負面想法;反之,家中有飼養動物,或家長平時就會帶孩子到野外接觸自然,就較有動物福利的概念。

國小校園過去會飼養蠶寶寶,目前較少,有些書商會贈送牛蛙與蝌蚪,竹節蟲與獨角仙目前也是熱門動物。國中生物科融入動保教育,如:離水觀察魚的尾鰭血管或蝦的心跳觀察、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可結合動物五大自由概念。高中則是欲從醫或農的學生,較會接觸牛蛙解剖的部分。進行生物實驗時,要依3R:減量(Reduction)、優化(Refinement)及替代(Replacement)的規範來思考與教學。科學展覽競賽除了3R規範之外,也要建立學生的飼主責任,皆須有規劃。

校園野生動物救援不僅是難得的經驗,也可以做為教學及研究媒材。校園中有時幼蝠會掉下來,有時則是死去的成蝠掉到地上,除了做成標本之外,也製作蝙蝠屋進行研究及生態調查,成為很好的教學故事媒材。

運用動物進行教學,易出現飼養管理未顧及動物福利、學生不當接觸的情況。在飼養前,需審慎考量教學目的、管理責任、費用來源、動物來源、環境設置、後續照護等疑慮,飼養過程中,也會面臨衛生安全與檢疫的問題。

學生看到動物,容易有過度興奮與害怕兩種的反應,為了避免學生與動物受到傷害,在活動前須考量哪種動物性格較適於教學,依據教學目的而選擇動物,且在教學前須先對學生說明注意事項及安排。活動中教師良好的示範引導,會讓學生有深刻的體驗和學習,並引導學生以動物的角度思考「若你是這隻動物,會有什麼感受?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活動後教導學生帶著尊重及感恩的心釋回動物,並且洗手。

若遇到學生被動物咬傷時,須先處理傷口並安撫學生,了解受傷原因後,再次教導學生正確的方式,老師也要改善教學方式。若動物受到干擾或傷亡,要立即停止學生與動物的接觸,也要教導學生善待動物的方式,讓學生與動物接觸前,可以取名字與述說動物的故事,預防不當事件發生。過去有許多研究顯示,當動物被取名字,人類就會不忍心宰殺動物。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作為學生與動物溝通的橋樑,其對動物的認知及態度是重要的。教師應思考教育目的,及使用動物進行教學的必要性與安全性,若使用動物,必須遵循最小緊迫及3R原則,達到教育目的與符合動物福利。


說明:本場講座的影片以及簡報因為有較多未成年學生之照片,故經過後製刪除與修改,如因此而畫面看似詭異或不尋常,請包涵。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博威鳥控相關連結:https://ppt.cc/fGfYZx延伸閱讀:http://thought-of-animal.com/index.php/database/525-2019-01-01-08-05-43.html▸紐西蘭野生動物照顧者福祉探討-描述性研究(2017)▸澳洲維多利亞省減少圈養貓狗安樂死之策略(2018)▸美國流浪狗數量及收容所趨勢(2018)...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