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青年寫手營

講者:李娉婷
講題:動保新聞現場
主辦: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計畫、弘誓文教基金會、動物當代思潮、關懷生命協會
執行:挺挺網絡社會企業
補助:文化部
相關連結:https://ppt.cc/fT1Kvx


 




 


沒有採訪經驗,我們從頭開始,希望我們可以建一個專業報導動物的網站,以往的動物新聞都是分在農業區,一般的大媒體動物都是分在農業線下的,我們就是做一個動物相關的媒體。這是網站現在的樣子,我現在已經不在這了,但現在還是有記者在維持,還是有在出新的新聞。我自己在做記者之前,其實剛剛也有講師說到自己在做記者之前完全不是本科系。我自己是念工業設計的,就是跟文字、跟採訪完全沒有關係,甚至我大學四年沒動力寫字,寫字的機會也很低,我大學考試也不考手寫,都是在考手作,我整個四年都是在做模型,所以在做記者之前我真的都是一張白紙,可能和各位的狀態是一樣的,很關心這個議題,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寫文字。當然還是會有一些基本的需求,畢竟這是一個工作,所以一些基本文字的順暢度還是要的。但是說要多了解新聞,或者多會寫新聞,其實我覺得新聞這個產業的門檻沒有這麼高,像剛才幾位講師講的,主要都是累積。我剛開始進新聞網的時候,其實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一開始做採訪的時候一直遇到挫折,我一開始還蠻常被罵的。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我自己會覺得在這個領域算是駕輕就熟,當有議題(出現)的時候,我可以想到要怎麼做、怎麼寫、我可以找到哪些資源,這都是短短兩年半發生的事情,我覺得只要大家努力一點,這都是可以辦到的,我自己就是這樣。

今天的題目是動保新聞現場。我覺得動物相關的新聞最重要的就是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很多。剛才也有講師說到在研討會、講座的現場會遇到記者,可以來學習新東西,其實我覺得這個是要在某個專業領域深入的基本。在跟受訪者採訪的短短一兩個小時之內,其實你是沒有辦法在這段期間內得到很多專業知識,很多的背景資料是你要準備好的,在現場的時候你要對你的受訪者精準地問你的問題,把握你跟他相處的一兩個小時,寫出你覺得大家會對這個議題的哪個部分感興趣。所以所有的前期準備工作很重要,你要有一些基本功課,這些參與過程、參與講座都是你要做動保新聞最最基本的。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們的動保新聞的現場是記者拿著麥克風直接對著受訪者,現在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記者是這樣,在電腦前面開Facebook就有新聞,其實我覺得都有,而且老實說,按照我自己的比例,這樣的新聞還比較多。

我自己的動保新聞現場是從這裡開始的,這個是Google快訊,我們剛開始踏進這個領域的時候,其實完全不知道消息來源在哪,也不知道你關心的議題要去哪裡找會發消息的地方,可能大家對動物已經有關心的人,已經有特定的追蹤對象,可是對於剛開始的人可能不知道要追蹤那些專業的人,可能會誤入歧途進入到一些奇怪的地方。Google快訊可以設定關鍵字,可以設定每一天只要有這個關鍵字的任何網站都會寄信給你,所以我一開始的時候設定所有的動物,當然我那個時候沒有設定那麼細,我設定寵物動物,貓狗這樣子,它就會每天訊息轟炸你,把相關的訊息發給你。可能現在很多人會覺得一般的商業新聞很糟,或是寫的很差,少了很多東西,觀念不正確,可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做自我訓練,不會說這個新聞很糟、很爛,不是這樣。當這個新聞有缺失的時候,我們想說,這個少了哪裡?如果是我們會怎麼寫?不是罵完這個是爛新聞就過去了。當你看到這個議題的新聞,你覺得少了很多東西,我們一開始的時候不可能像其他的新聞一樣拿到消息來源,所以我們一定是拿二手的,再拿到二手消息又要比已經發表的新聞更吸引人的話,就要有新東西,「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寫?」一般都是這樣開始。

這是我一開始動保新聞的來源,當然現在有這麼多訊息,只要關注什麼協會,什麼網站,就不再需要它,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習慣。靠臉書餵養消息是不好的,它現在可能會因為商業的考量、使用的頻率,都會影響給你消息的來源。如果你有設定(Google快訊)這樣的訊息來源,你每天都會收集到這樣的資訊,只要有這個關鍵字發布,它就寄出給你,但它(瀏覽快訊)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我現在是沒有辦法像這樣子持續,瀏覽快訊需要每天的閱讀量很大。但是像我們的總編輯,他就還是可以繼續維持他每天讀報的習慣,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快速進步的方式,因為罵很容易,但是罵完你要怎麼樣比這個寫的更好、寫出正確的東西?每次的練習都可以增加你下次的經驗。

我現在要做一些案例分享,台灣動物新聞網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近幾年是偏向專業的,可能不會那麼趣味,不會那麼像寵物雲那麼多可愛的動物新聞。但是我一開始也寫過那樣的新聞,會說什麼「這樣的猴真的很帥」,我的消息來源是PTT,我覺得這可能是我自己個性的關係,我在找動物新聞來源的時候,我不喜歡那麼嚴肅,我覺得這些案例都可以把他們好好轉化,變成默默的有教育效果。在這篇新聞發佈了之後,因為這隻猴子很帥,傳的很廣,牠的原飼主,其實保育動物是不能養的,牠是有一些原因被飼養,習慣吃人類的食物,牠原先的飼主就來我們這裡留言,我們聯絡到他。其實我們整篇新聞都在講牠跟飼主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宣導模式,可是我就留了一段保育動物的飼養。然後這篇的傳播率會比我們寫「保育動物不能飼養」這麼制式化的、有案例的新聞的傳播效果好非常多,所以我不覺得輕鬆、趣味新聞有什麼不行。我覺得可能大家要想辦法讓這些輕鬆教育新聞有教育性,但輕鬆、趣味的前提是,他不會傷害任何人和動物,或者是相關的單位。

其實我剛講到我很多新聞來源是在網路上,但是台灣獼猴算是台灣的同伴動物、野生動物中比較好的,可以實際接觸到的,野生動物很難,牠們的習性也不太適合直接接觸。台灣獼猴是所有野生動物裡面,相對容易可以實際接觸到的,所以我後來也有親自跑一趟到獼猴跟人接觸比較頻繁、大家可能覺得問題比較嚴重的地方去看台灣獼猴。我自己看到比較不一樣的是,這是大家平常對台灣獼猴的印象,看起來很兇,好像很惡劣一樣,但其實只是臉臭而已,只是天生長這樣,牠其實不兇。牠跟我離很近,但是不會有任何的衝突。我在爬上山的一段路上看到台灣獼猴,我看到的第一隻動物園以外的台灣獼猴是這一隻,我在山下看到一隻。我自己是覺得,你在網上看到很多動物的問題,看到很多應該要怎麼樣跟動物相處,都不及你自己走一遭。因為自己的經驗,我之後在對待動物的新聞、台灣獼猴的新聞,都會特別小心,我希望自己的行為可以對牠們有一些幫助,畢竟牠們是爭議很大的動物,我也不可能完全偏頗牠們。

但是我在看到相關新聞或者學者資料的時候,我會停下來仔細看看資料是不是對的,因為我們很容易會相信學者、專家是對的,可是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我們跟一個團體、跟一位專家太熟悉,就像剛剛有提到的,要怎麼拿捏跟受訪者(之間的)分寸?你們之間的關係要掌握好。因為當記者很容易跟受訪者成為朋友,如果你能夠好好的跟他們交流的話,當朋友是很容易的,但當了朋友之後,很多東西因為人情壓力不能寫,像我現在跟朋友討論一些野生動物相關的案子,本身的老師、朋友,在某個單位工作,就希望我之後在寫某個單位的新聞時,不要那麼用力,給他們一點提示。但是久了之後你會發現這是不好的,是在幫這些朋友放過這些動物的問題。我們可以跟這些單位保持好的關係,可以拿這些學者專家的資料當依據,但是我們不可以完全相信他。不管是再有名、再有權威的學者,他們的資料我都會看過、想過之後,我才會用。我不會因為他拿過來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同時有人覺得不管我寫的什麼新聞都是對的,這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其實有些動物的新聞,真的只有網路上可以看到。我們跟動物的接觸,比較頻繁的就只有同伴動物,野生動物因為習性的關係,我們不太能常碰到,而現在人的習慣是在有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發上網路,很多新聞都是在網路上。但是大家會覺得記者在網路上找新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這個可能跟大家的習慣有關係。我剛提到的有一些新聞只有網絡上才有資料,像是這一個,我處理過的,還蠻棘手的新聞。有民眾把闖進他家裡的蛇剁成這樣,這其實是非常不人道的事情,但是大家對蛇的觀感很差,我們很多愛動物的人,對蛇不會有這麼多的反應。不過其實去問身邊的朋友,十個裡面就一個是非常怕蛇的,我說的是媒體動保圈的人,他們之中有怕蛇的人,是看到蛇的圖片都會生氣。這個案子是野生動物一直以來有的問題,當時這個新聞是有團體發起連署,要台北市動保處處理這件事。一般的新聞寫法是有這個動物團體發起這個活動,要求動保處做這件事就結束;再進階一些的,就會追蹤動保處的回應。我認為以我們新聞網,做的應該要更多,後來我還蠻認真的,看了一個禮拜動物相關的法規,寫了一篇動保法與野保法有一些漏洞的問題,有去問農委會弄清楚這件事。這個事情在一般媒體上很難做到,我是花了一個禮拜,每天用一點時間去看,我除了每天這件新聞,我還有別的新聞要產出,我會下班之後再看,問自己想要知道哪些問題,之後整理出我覺得法律上存在的漏洞,這個不是一般媒體記者有時間做的事情,真的就是媒體調性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在2016年,我看完法條之後覺得有(待修改)的問題,到了2018年的今天,已經兩年了,它還是在,還沒有解決。可是我覺得寫這種網路新聞的優點,就是它永遠都在那裡,將來要繼續追這件事情,還有個參考資料在那。動物畢竟是有生命的東西。我們在追相關法案的進度時,我們可能都會有點急,甚至跟我們身邊的動物是很親近的,我每天都在救援這些動物,或者我的工作跟這個相關,這個議題推動的很慢,我就很心急。可是這兩年,我們去看其他動保法律相關的時間,兩年其實是很短、很正常的,我們在兩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進度是一件還蠻常見的事情。這個時候我認為,作為一個關心這件事情的人,可以繼續追蹤,但一般民眾會忘記,不過沒關係,本來就是沒有人會一直追一個議題,像我關心動物,我們就不會持續追蹤這個議題,我們會等待有一些其他有權威的團體,等他們去發消息、等他們發活動,然後我們跟進,我們作為動物保護的關心者,在動物保護領域做發起人。

在動物新聞裡面有個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問對問題,所以我自己在寫新聞的時候,像剛才那個動物虐待,我會把這個動物相關的所有法律都列出來、相關單位列出來,先依動物相關列出來,再依事件列出來,這個事件牽涉到哪些單位、哪些法律、我可以去問哪些人?一一釐清問題,不要覺得自己問的問題很蠢,搞不好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盡量多問,我們跟動保科的接觸會非常多,有時候對方的承辦會跟我們聊起來、吐苦水,講一個小時,但這一個小時裡面,可能只有一句可以當我們報導延伸的東西,這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情,好好跟對方對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要想著只是挖答案,在交流的時候也可以得到一些東西。

另外一些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的動物新聞,就是外媒。雖然說寫動物新聞沒有門檻,其實還是有的,可能需要一點文字的掌控力,需要邏輯通暢度,但如果這些都不是很熟悉的話,翻譯新聞也是大家很需要的東西。我們以前比較沒有這麼多國內消息時,我們都會看一些外媒的重要新聞。很多時候,有人能夠幫忙翻譯成中文的話,在某些政策上,或者某些活動上是非常有幫助的。我自己會比較常去看的是衛報,它們會有分類,動物、動物福利啊這些專欄,衛報的調性是比較嚴謹,新聞的困難度會比較高,所以語言能力比較好的話,可以嘗試著每天去看一些動物相關的;野生生態、動物福利這些,都是跟動物相關的,可能偶爾翻一篇,我覺得都是很有幫助的,這些是比較嚴肅的問題。

我們以前因為每天都要報導新聞,有時候走投無路,偶爾也會去看看ET Today,這個比較像是台灣寵物雲的感覺,它的粉絲數超高,大概有一千萬左右,他們也是報導寵物新聞,但是調性是走輕鬆、比較詼諧、文青的這種,當然也會有不溫馨的,像是虐待動物這種。整個網站的風格就是,這些新聞比較容易讓民眾看,所以偶爾插入一些大議題的時候,被看到的機率也會比較高,畢竟有一千萬的粉絲,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還不錯的動物新聞推廣的方式,因為很多人就會覺得寵物雲就是可愛動物新聞,但其實他們每天要發五到七篇新聞,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我們以前一天只要發兩篇,五到七篇就真的只能是網路抄、網路找。但是有大事件的時候,他們也會跟進,他們的傳播效果都會遠遠的比我們好非常多,他們會接觸到很多一般的民眾,所以我覺得可以不用抗拒在一般的媒體投稿,或是用這種比較輕鬆、詼諧的方式。

以前,我自己也會從快訊、其他新聞來找新聞來源改寫,我們的新聞也會被其他人拿去改寫,有時候幾乎是整段被抄過去的,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想要推廣這個議題的話,別人想要抄過去,抄的(內容)是對的,我其實是不反對的。從我2014年到後來要離開新聞網前,我自己觀察這種大媒體的動物新聞,比例是有上升的趨勢,這表示他們覺得一般民眾也會有興趣看這些新聞。除了這種比較輕鬆的網站,也會有比較科學性、科普性的新聞,這些網站都是我那個時候兩年前常看到的網站,現在不一定適合。我覺得大家可以自己找,如果你的天賦是在語言能力的話,可以自己找你自己喜歡的調性、相關領域的網站。只要你定期地做翻譯工作,你對整個動物保護相關的工作都是非常大的。

還有一些採訪現場是我們可以去,但是我們不適合去,像是工作犬,你去現場其實就是在打擾牠們工作,我們就會列出我們可以去哪些地方找牠們,不去打擾牠們工作的地方。可能最基本的就是參觀牠們的訓練場地,像這種不適合打擾的,但是還是想辦法盡量跑現場,雖然不能在第一手現場。像是我之前在新北市去訓練基地,還蠻有趣的是,這些東西雖然是我們做背景資料,但是後來都可以當我們的第一手訊息。這是我們那個時候參觀搜救犬的訓練基地,親自看牠們示範了找人,我們就要跟著牠們跑,在那些廢墟裡面找來找去。我們自己親自去過就知道這些環境有多艱苦,地板上的碎石,牠們在做這些活動是沒有穿衣服的,可是在我們剛見到面,狗狗是有穿搜救犬制服的,所以我們可以準備好這些資料,為什麼搜救犬不應該穿著衣服上場?為什麼搜救犬不用穿鞋?如果要穿鞋要做什麼樣的訓練?還有牠們平常是怎麼訓練的?當真的有狀況發生,要出動的時候,到時候媒體都會發搜救犬是小英雄之類的新聞,我們就可以趁這個時候把我們準備好的背景資料發上去,其實這些東西都是早就準備好的,這樣的作法在一般媒體還蠻常見的。

我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做了一個報導,總統的貓,那個時候蔡總統剛選上,所以我寫了一篇貓奴總統的報導,轉發還不錯,其實在前一晚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她會不會選上,所以我們寫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她選上,一個是沒有當選的,只要投票時間一過,我們就發相應的版本,其實這都是可以先做好的。只要任何和工作相關的動物,其實都不適合去打擾,這是海關緝毒犬,我們也是去參觀訓練基地,他們會模擬這些狀況,看牠們沒有執行中時的狀態。採訪這種動物新聞很有趣的地方是,會有很多突發狀況,像這樣,狗就突然撲過來了。剛我有提到在採訪牠們日常的訓練之前,可以做很多準備,到後來有關於搜救犬這些工時問題、福利相關條例要更正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快的把牠們一天的作息時間列出來。其實這些工作類的動物,如果真的有狀況發生的時候,真的要去找,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這些背景資料我們都有。這有點像是去聽講座,我們是隨時都做好這些準備。

我們去參觀緝毒犬基地前,我順路拍了一些之前養退休馬的地方,我只是經過就順路拍了,我那個時候以為那個屏幕上的點點是牠們的毛沒有剃好,後來大家在問的時候才發現,牠們是實驗動物。其實還蠻多民眾不認識牠們,其實就是這樣順路拍下,多注意一下牠們身上的痕跡,我現在完全是一張白紙,我完全不了解這些動物,這樣是一個跟民眾溝通的好方式,你不可以去設定讀者知道這些知識,你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有可能就是他們不知道的、他們會好奇的,這是我們沒有任何的背景的很大優勢。像我現在自己知道了很多之後,就會比較難揣摩民眾會好奇什麼、民眾會想知道什麼,可是當時我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我都會當作讀者會想知道、會好奇。

後來因為一些事件,我們的總編輯又做了一些血清馬的報導,這些實驗動物在一般大眾的傳播率是很低的,可能我們已經做好背景資料了,當時又有事件要出售血清馬,傳播率也是蠻高,收到了蠻多迴響,我們還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合作開了記者會,我們把資料提供給他們,他們去促進一些退休血清馬的管理,這不是我們媒體做的事情,可是我們這裡有很多的背景資料可以提供給這些團體,甚至有時候農委會的官員會來跟我要資料,我們的資料都是可以提供給這些單位,公部門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如果想要推動議題,如果他們願意跟我們講他們的問題,我們都是可以好好相處的。其實我跟一些地方動物事務所的人員也都保持不錯的聯繫,當然有一些比較抗拒外人的地方還是沒有辦法,但是跟公部門的人好好合作是會比我們一直指責他們要好的。

我們不適合打擾的還有野生動物集郵展,其實野生動物的救援或者採訪新聞,我覺得是一個非常的有話題性的,尤其是一些比較明星的物種。可是其實野生動物救援,就連他們自己的工作人員都不可以跟這些動物有太多的相處,如果這些動物養成了跟人類互動的習慣,其實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經過這個地方,除非這個動物他們評估可以,不然你是不能進去的,甚至連拍照都不行,因為任何一個影響都有可能到動物後來的行為,可能是牠後來沒有辦法在野外生存的原因。我們只能接觸到外面這些沒有辦法抵抗的動物,可是這樣的模式,我們進不去現場,我們會一直想說我們來到這裡、看到這些,我們可以寫些什麼。我那個時候問了一位獸醫師,他跟我說因為動物要野放,所以我們不能有太多的接觸之類的,那時也只是閒聊,但是到後來,只要有撿到野生動物相關的新聞,我就都可以寫我剛有問到的東西。

我自己覺得寫動物新聞,慢慢累積得到的,是你看到了東西,就要開始想很多,看到一個動物,就要列出所有相關的法條、所有相關你可以聯絡的單位、你可以發掘的議題,連牠為什麼可以不穿衣服的這種小事都要列出來,之後再想,你覺得哪個議題可以發揮,時間到了就可以寫出來,這都是你隨時在觀察的事情。

接下來是我們可以親自參與的動保現場,這個部分是影響我最大,讓我可以後來寫文章越來越順的原因。剛剛說的野生動物急救站是我經過,其實我的目的地是南投的一個休閒農場,這種展演動物的問題其實是非常大的,我們那個時候要去接洽一個要關閉的農場--比較現實的是,我們只能接兔子,別的處理方式大概就是那樣。一般人不會怕兔子,但我其實很怕兔子,我覺得這是我的經驗裡很特別的地方。就像我剛說的,很多人會怕蛇,有些人怕狗,這對我們愛動物的人來說都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覺得牠們有什麼好怕的,像我自己就是這樣,「兔子有什麼好怕的?」但是我超怕。

這是採訪之後的畫面。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兔子好可憐,或者是很多兔子好可愛,但是我想到的是我小時候看到的一個漫畫《恐怖寵物店》,跟兔子有關,兔子會吃人,所以我超級怕兔子,其實這是一個蠻有教育性的漫畫。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我知道我怕兔子這件事,是因為有點過去的經驗造成的,現在有人跟我說兔子很可愛我就不懂。所以我在面對蛇、面對狗的時候,也是這種狀況。到後來,有第二件蛇被虐待的新聞的時候,我就用這個這個想法去切入,大部分會把蛇殺掉,是因為牠闖進家,你很害怕,或是有些人要逞英勇會故意把蛇抓起來,其實大部分時候是害怕的,會覺得蛇對他們的生命造成危險,不管再怎麼說蛇不會造成生命危險都是沒有用的,因為你跟我說兔子很可愛也沒有用,我就是覺得牠們很可怕。我自己有連結這樣的經驗,上一次虐待動物的新聞我已經寫過法律的問題了,所以我就還有別的切入點,新的切入點不好想,可是如果你有很多的生活經驗,很多外出跟別人的經驗、相關領域別的經驗,就會比較好發揮。所以我後來寫了一篇關於對蛇的恐懼,搜集了一些科學網站的資料,它可能不是一個這麼有學術理論背景的事情,可是你提出這件事,你可以讓人有新的觀點看蛇,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怕蛇,我們找到一份研究報告說其實靈長類有被測試過,天生在基因裡面對蛇有迴避的本能。這是一個讓大家願意看動物新聞的方式,因為討厭蛇的人永遠不會看蛇的新聞,如果我很討厭蛇、我很怕蛇,我寫了一篇新聞為什麼怕蛇,他們可能就會願意看一下,在裡面提到關於蛇的其他小知識,或許他們就會吸收,但是這都不一定,就是要一直不斷的嘗試。因為我以前工作的單位是日報,我們每天都可以出很多新聞,總有一天會被看到。

還有一個我覺得滿重要的是,其實剛剛的老師都是寫專題的比較多,他們的文章比較嚴謹,字數也比較多,如果我需要每天或是定期跟民眾宣傳一個議題的話,我自己覺得字數不可以太多。我們以前一開始限定的字數是八百個字,不可以超過,這其實非常的難。一開始大家是菜鳥的時候,覺得八百字好遙遠,但越寫越熟的時候,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寫,怎麼可以只有八百個字,這就是你要拿捏的地方,不可以越寫越多,最後變成一個你只是在抒發你知道的知識而已,沒有想把這個東西傳達給民眾。

剛這是題外話,再回到可以親自參加的動保現場。我自己認為對動物的認同感和對這個議題的認同感非常重要,會影響到你寫的新聞給別人看了會不會讓他覺得對這個新聞熟悉、讓他覺得這個新聞可以接受。所以只要有任何可以嘗試的機會,我都會去試。像這個餅乾,它其實是蟲做的,我去參觀生技展的時候,我們在寫動物新聞相關的都會寫很多替代蛋白,或是糧食危機之類的議題,偶爾會寫一些像這樣的東西的時候,是別人提防的。當我自己看到可以有蟲做的餅乾在我面前時,我會願意去嘗試。我後來寫了一篇報導,我也有吃它。我覺得我自己都願意嘗試了,我寫的東西吃才有依據。有一些話題我們講了都會不舒服,那就永遠都不要去做了,可能在某些議題上,大家會對某種動物比較偏激一點,希望這個動物消失,或者是少一點,可是實際上不會去做這件事的,所有民眾也不會去做的,可能只有少數比較偏激的人才會去做,我覺得如果你再去寫這類的新聞,其實是很浪費時間的。你可能說的這個領域和那個領域的人有了什麼鬥爭,或是為了它特別去花時間回應的話,我覺得對你要推廣的事情是沒有幫助的。路殺社也是很多人可以參與的動物科學調查。一般媒體的作法可能是做了什麼演講,然後寫了報導,或者是你看他們發的新聞稿,你改寫。後來我有加入路殺社,我自己會去親自跑一條路線,但這不是跑一次就可以結束的事情,我自己親自去參與這些科學調查,我知道他們的路徑,怎麼去判斷,甚至他們做了什麼最新調查,我都可以比較瞭解,我就不是一個旁觀者角度,我就是在參與在裡面。其實當記者應該是要做旁觀者的,但是我認為在動物相關的新聞太旁觀的話,就很容易寫的很生硬、很死,或是像這種科學調查的東西,就只是一個宣傳,寫了之後會看的人可能就是那一些。我現在還沒有遇到相關的事件,我有一直在參與,或許總有一天我會想到我要幫他們宣傳這件事更有效、更有幫助的方式。

另外還有工廠志工,這是我2015年的時候跟著一個志工團到了一個狗廠,我那個時候只是要去採訪那個狗廠,剛好那個主管要去,我就跟著一起去了,我到現在還在當他的志工,已經過了兩年半,每個月都去,很累,但是跟著他們去拍這些地方,我自己可以不把它們當成工作。每一次去這些現場我可以瞭解志工團一直有效維持,用的是什麼方式,可以每個月都出去,維持了這麼多年,甚至他們可以得到信任,但是我們作為媒體還是要保留職業道德,他們不想說的事情我還是要保密。在整個台灣收容單位上,你可以對收容團體瞭解會更深一點,記者雖然不是要做解決問題的人,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怎麼解決問題,找大家來一起幫忙。我就跟著這個志工團跑了很多愛媽的狗廠,所以我們還做了地圖,但其實這些狗廠是需要很高的保密性的,所以我們只有把縣市列出來,有跑過的地方是黑色,其實還滿多的,還有一些沒跑過的地方。我們是希望能夠讓私人收容所透明化,希望把我們志工團的模式套用到很多地方,讓這些可能動物福利很差的私人狗廠願意開放志工進去,讓狀況改善,甚至有些狗廠的狗出去,是會造成流浪問題的。如果他們願意這樣透明化的SOP,可以流傳下去,其實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但這也是一個在腹中的案子,我還有再去跑狗廠,可是我們志工招募的地方有點卡關。要凝聚一個地區性的志工團其實是很難的,我們還在努力,我現在是在新聞網工作,可是我還在做這件事情,我當時參與了很多,我覺得雖然那已經不是我的工作了,我還是想要繼續做下去。

這張照片是某一個出了問題的狗廠,我覺得有些地方一定要到現場,就是因為這樣。這個狗廠就是志工幫我們跑的。我們看過之後大概知道要問哪些問題,會知道它怎麼應對,會知道它是不是有狀況,是不是有隱瞞實情,但是因為志工幫我們跑的,之後我拿著志工拍的照片和志工口述內容寫了篇報導,結果就爆出問題了,還蠻嚴重的。剛才說到新聞要不要改的問題,當時寫的稱讚狗廠的新聞一直都掛在網路上,我後來決定是沒有要撤下它,想要瞭解它的新聞可能會看到這篇有爭議的,有爭議的事情不是我們來判斷,那就讓讀者自己去判斷。若我自己在這個時候撤下這個新聞,等於是我自己跳進這個爭議裡,我已經做了決定,我覺得它是有問題的,但是它這個因為我們沒有親自跑過,它有一些到目前還未明的問題一直都還在,當然我是覺得它有問題,因為他有傳訊息威脅我,但是我後來決定是不撤下它,我覺得只要不是錯誤的理念,以前寫過的東西你永遠想改,盡量不要改,如果是觀念錯誤那當然要改,那如果沒有錯,只是你自己不滿意,大不了再寫一篇新的,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有時候有一些受訪者要求改的東西,我還是會改。

這個是導盲犬,導盲犬我們平常也都是不能亂接觸的,也要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這隻狗是因為牠退休了,所以我可以跟牠互動,可以跟牠的主人講話。寫動物報導很快樂但很痛苦的是,我們很難跟我們的受訪者切割,願意一直做下去表示我們對動物有某種程度的情感,當牠們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是溫馨的還是傷心的,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情緒波動,有時候這是讓你開心的,有時候會讓你痛苦,要拿捏好的就是你不可以在採訪現場表現出來,所以其實我在訪這隻退休的導盲犬的時候,我蠻難過的,但我一樣還是順暢的訪問。我後來自己回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自己是邊寫邊哭的,我覺得如果你自己有這樣的情緒的話,你寫出來的東西也會比較吸引人,這篇後來的迴響也不錯,有蠻多讀者回覆說看這篇文章看到哭,也有可能是因為故事好。有時候一樣的議題,不同的人寫,你也是可以看得出來作者本身沒有這麼在意這個動物,他寫他自己比較在意的動物時,我自己是可以感受得到他寫的這個新聞有沒有溫度,你會不會比較願意看。

我覺得我自己寫動物新聞的心態就是,我要對我寫的動物有一定程度的感情,不一定要是讓人困擾的感情,我只是喜歡牠也可以。但有時候可能是因為我們在這個領域久了,會很容易在寫一樣東西時,可能會變得制式化,已經知道這個事件要怎麼寫,起承轉合,知道這個sop是怎麼樣,寫的時候是沒有在思考的,我覺得這樣就是很危險的,久了之後就很容易你就在意流量,在意讀者回饋的聲勢,寫出來的東西可能就不會是你真實的情感,這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回饋、流量。

我們自己以前在這個網站的時候,是編輯和採訪一起的,所以我們雖然是記者,我們也要看讀者的回應,或者我們要親自回讀者,還要看每天的流量調整新聞內容,可是我們就算會看流量去調整,再寫那篇新聞,在寫新聞的當下,我們都不會為了流量去特別寫出我們覺得讀者可能會看的方向。我們會篩選的是,他們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我自己能夠接受、我自己喜歡的傳播方式是什麼,這樣去寫。我自己在寫這些新聞的時候,我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大家增進這些動物知識,所以有一些我自己覺得在做動物知識時可能會有的狀況,我以前也有的,我會特別注意。很多人會看完之後就過去了,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好棒,或是看完之後覺得這篇文章很糟,然後去罵一堆。我剛一開始也有提到,我一開始是看別人的新聞,有缺少的地方我再去補。其實喜歡的新聞,或者覺得有效的新聞也是一樣的模式,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為什麼喜歡,你要試著去分析為什麼這樣寫可以說服你,如果你只是喜歡但是講不出原因,那可能只是文章你看了爽而已,但是你沒有辦法當學習的對象。所以我自己看到我覺得很棒的文章後,我會想這個地方為什麼我沒有想到?為什麼他會想到?這個是我當初開始寫新聞的時候,我的主管給了我很多這樣的訓練,我寫完了新聞交給他,他會跟我說如果是他,他會選一個這個,你去想為什麼、為什麼你沒有想到。一直這樣不斷的訓練,是可以進步的很快的。不要覺得所有人天生就會懂動物知識,所以你要把所有的讀者當成是--我自己是覺得當成小孩子在教,不要餵給他們太深的東西,也不要因為他們看不懂就覺得生氣,認為他們是白痴之類的,我們自己也是從很基礎的地方開始的。我們懂了很多東西之後,可能很容易就不小心就寫了一個我們覺得應該所有人都要知道的東西,可是它其實並不是一個常識。譬如,現在很多人還搞不懂動物權跟動物福利,我自己在寫新聞的時候,不管寫幾次,都會特地再花個一兩句的時間解釋它,這樣一直解釋我覺得是會潛移默化的。我剛提到的,總有一天沒看到的人會瞥到一眼,或是從來沒有接觸到這個知識的會願意看一下,那你每一篇都寫的很艱澀,或者寫的很複雜,很長、三四千字,當然對於我們領域內的人是一個很好的資料背景,可是就只是我們圈內人在看的評論資料而已。所以後來我在寫的時候,需要寫到兩千字,兩千五百字,我也會盡量把所有的語言變得很淺白,不要給太多專業的詞彙,當然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放,但是不要預設你的讀者都懂這些東西,或者不要花時間去描述無所謂的東西,用文學的寫法去寫,因為新聞或是議題推廣。現在的民眾都很忙嘛,就算是我們自己下班回家要看一個東西,我們也是希望求快,希望一目了然,可以快速的抓到重點,所以你花太多時間在太華麗的詞語,或是多餘的東西,是很浪費大家的時間。

但是寫和訪是另外的事情,訪是需要鋪陳。我們在寫日常新聞、編輯貼文的時候,像我的同事有中文系的,一開始寫的時候想要引經據典,用比較不口語化,但是看起來比較厲害的寫法。久了之後,大家都會變得盡量白話。另外要提醒一點,不要把新聞寫的很兇,有一個例子就是狗咬蛇的新聞,如果你有特定的立場,你可能會對狗護主咬蛇感到很生氣,你就會寫的好像狗飼主很愚蠢,這隻狗因為這樣受傷或者死掉活該之類的,這種想法心裡可以有,但是你在推廣的時候,最好不要出現在任何公開場合。今天,你講的話都是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得到,網絡搜尋者很容易把你以前講過的話,把你斷定為一個立場的人,你之後不管再用多柔軟的語言,當初你的言論被挖到,他們就會把你歸到那一類,然後不太想要聽你說話,因為覺得你就是想要試圖洗腦他們,試圖把你拉到那一邊。我自己是覺得不要花時間在網路上跟人吵架,用很尖銳的語言去回應一些人,因為這些東西會很消耗你的精力,會很消耗你對這件事的熱情,你要跟身邊的人宣傳一些議題的時候,帶著說教或是強制推廣的態度,對他們來說,如果是我我會抗拒,我會覺得你一定要我接受這件事,如果你是很隨意,很輕鬆的提起,只是偶爾聊的時候講到這件事,接受度會比較高。我們都不希望被強制推銷,你在寫新聞的時候都抱著你應該要這樣做,為什麼大家只關心一些事情,不關心我在意的動物新聞這樣的話,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有強制推銷的感覺。他不想關心也不是他的問題,每個人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我一直在意的是,希望可以軟化自己在意的議題,讓身邊的人都可以接受。

有人問到如何跟身邊人宣傳,我很多朋友只是很一般的喜歡動物,不會很在意動物福利相關性的東西,他們喜歡動物可能就是因為可愛,或者是覺得動物很需要保護,他們遇到一些特定的物種,反應會過激,像提到的一看到蛇就會生氣的朋友,他會說你為什麼要貼蛇的照片不跟我講。我有朋友被獼猴搶過早餐,他們就會覺得台灣獼猴就是活該啊,這麼多還搶過我的早餐呢。我自己身為很關心這些動物的人,我在聽到這些事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很生氣,我在回他們的話的時候,我就是打字打很多快要回一長串的時候,我又全部刪掉。再重打一次,跟他們說我為什麼貼這篇新聞,為什麼我對這樣的事會有疑慮,好好的說,我覺得不論是對身邊的人還是對網路上的人,這樣都會比較容易接受。你表現的和藹可親的話,他們會比較願意跟你講話。還有很重要的事,一次只講一件很重要的事,很多動物相關的議題非常複雜,會牽扯到很多的層面,你想講清楚,篇幅會變得很長。我自己寫的是日報、評論,我寫的都是專題,專題的話就是要好好的把結構釐清,要講出很多事情,可是如果要做那種要長期跟別人宣傳的事情的話,我一篇文章就只要講一件事情,不要讓他們吸收太多事情,中途可能帶過某些議題,但是只要這篇文章的重點聚焦在一件事上就好。

像是前陣子,彰化要蓋新的收容所的時候,它其實蠻複雜的,有一些政治問題,也有民眾對收容所很多負面觀感的影響之類的,你要整篇寫完的話,可能會要花上四五千字,但我們那個時候決定一篇只寫一件事。所以我第一篇寫了政治議題,我只單獨寫了政治鬥爭和政治角力這件事,第二篇單獨寫收容所,民眾當然對這種還是有差別,因為台灣人很愛看政治新聞,所以第一篇的傳播率比第二篇好太多,但是我覺得把兩篇的內容放在一起的話,它可能得到的效果可能是一篇不及兩篇的。所以我自己在寫評論稿的時候,我也是只會放一個重點,有一些人的寫法是會放很多結構性的問題,這當然也很好,我說的是我自己的作法,給大家參考。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寫一直寫,剛才也有很多老師提到,你會越寫越順、越寫越好;另一個是不要等別人做。因為在動物議題,我自己參與的這幾年,觀察到一個還蠻嚴重的事情是,當發生了一件大事之後,大家都在等意見領袖出來說話,出來寫新聞,或是大家會花時間在網路上跟大家吵架,覺得這件事應該怎樣怎樣,可是在跟人家吵架的時候,那種段落式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好好說服人的,你把那些時間拿起來好好寫一篇文章發表,都會比花很多瑣碎的時間跟人家討論要有效果。我自己寫到後來,也會有一些狀況在某些議題發生的時候,會有人來問我你要不要來寫一些東西,或者是我們平常有在討論一些議題的朋友,他自己對這個領域很瞭解,他可能一直在說怎麼辦、怎麼辦,可是他不會想等別人寫出來以後,再看下一步怎麼做。可是我覺得你不要怕寫的東西有問題,你就是先寫了再說,久了之後,你收到的回饋當然可能是差的,也可能是好的。我們既然現在都用Facebook發表評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我們自己身邊的人都可以給你回應了,可以透過這些回應一直修正,久了之後就是會越寫越好。

我現在有點因為換了工作的關係,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寫這麼多,但我還是有在繼續參與我剛說的那些志工活動,不論是同伴動物還是野生動物,或是我有興趣的講座,我會去聽,動物保護的課程我也會去,我有意願參加,我都會記下來。雖然我現在停下來沒有去做每一天的新聞寫作,但還是可以維持看到一個事件會寫下觀點、想法和原因。所以我覺得不要把自己侷限在要把文章寫出來,然後一直修正這件事,你就寫了然後多出去跑、多出去走走。如果是你們自己單位內的議題的話,你能夠親自接觸是最好的,或者是第一線的人,當然他們很忙,沒有時間自己寫,你聽他口述也可以,盡量可以親自參與就親自參與,就像我剛說的,網路上沒有辦法接觸到的、我們只能在網路上接觸的,我們都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參與度增加一點,不論是看法條、把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加進去,或是去問相關的人員,總之就是要投入這件事。可能有些朋友會有壓力,很在意觸及率,很在意回饋,但是我覺得,如果你用心的寫每一篇相關的東西,你自己有參與到,收到的回饋都會比你因為有這些數字壓力、刻意去做要好。謝謝!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動物當代思潮、台南新芽相關連結:https://ppt.cc/fRgi5x延伸閱讀:http://thought-of-animal.com/index.php/database/524-2019-01-01-07-24-25.html▸跨物種異常行為比較-以3種單獨被豢養的舊世界猴為例(2018)▸以行為為基礎的飼養管理-異常重複行為管理的整體性分析(2018)▸檢視目前圈養大象之動物福祉指標(2018)▸不同圈養環境條件對Lahore及Safari動物園非洲獅行為及福祉之影響(2018)▸泰國沒收充公懶猴之異常重覆行為(2018)...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