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照片:取自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臉書
指導單位:北市動物保護處
主辦單位: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協辦單位:紀洲庵文學森林
活動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AEA2013/photos/a.181114138728812/1534028230104056
報導:黃丞毅/從生命價值旁觀世界:人與萬物,如何共生?


活動記錄:
如欲引用內容,請先來信詢問,並附上資料出處。

生態研究與教育
我念植物(相關)的科系,碩士論文研究做的是生態研究。在這樣的學科訓練下,我為什麼會進入到看來像是動保團體的領域呢?今天來談談跟生物有關的題材,仍舊會圍繞在生物學相關的觀點。各位的訓練都不一樣,也有不同的視角,也許有機會可以利用這樣的系列講座做對話。

物種(Species)
「物種」這個名詞在生物學上其實是相當有爭議的,但這是一個哲學問題。Emst Mayr是非常有名的生物學家,我們在教科書上面讀的關於物種的定義,目前為止還是都採用他的定義,這個定義大概在1942年就已經確定了。在學術領域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談物種,但的確就是沒有像species這麼有爭議的詞了。

物種(Species)
當我們在講物種的時候,它是生物分類學的基本單位,所以會有一個大家都學過的二名法:學名的屬名加種小名,就代表物種的名字。我們在談species的時候,教科書裡有一章是生物的分類,講到五界說或三域六界說。這些分類系統大致上是以演化的路徑來呈現,若以演化過程來看這個圖,往上演化到最上層,我們人類就在那裡,所以我們算是最高等的意思。可是我們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它是時間序列的話,誰最早來到這個地球上呢?有可能你要說的是,最原生的還是這一群,牠們是先來,我們是後到,那高等的意思又是什麼?所以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裏所謂的「種化」,形成各式各樣的物種,是我們現在對這些現存物種的認識,我們做出了一些很人為的區別跟判斷,某種程度是人主觀的決定。

生物物種概念
我們剛剛看到它是最基本分類的單位,我們是人為去決定物種的區隔,生物學家當然要試圖去下一個比較明確的標準定義或操作型定義。Ernst Mayr在1942年下了一個定義,叫做「生物物種概念」。然後在定義上面,大概可以看出來:在自然的狀態之下,同種的生物彼此之間可以自然交配,繁衍下一代,跟其他不同的物種是隔離的,是不會進行交配的。然而我們看到的,在生物學裡常常會有一些例外,例如這隻九歲的彪。獅跟虎肯定是不同的物種,因為牠也不是在自然的狀態下交配的,算是人為的,它就不成立為生物種,前面的那個定義是不成立的。可是牠已經是一個生命,我們就要給牠一個名字,所以才會有「獅虎」這個名字,英文名字叫做Liger,取其中一半。牠到底該不該成為物種呢?這就是我們常常說沒有一個定義可以cover所有的事物。

到底是「種」還是「物種」?(生物學家很在意)
這裡我故意要說的是,在媒體常會聽到「什麼品種」,生物學家真的非常在意。品種講的通常是「人為」栽培的,或是「人為」交配飼養的,有配種的,培育出來的。所以你可以說那是不同品種的「狗」,上面這兩隻看起來外型稍有不同,牠都叫狼狗,只是不同品種的狼狗。你如果要去查狼狗怎麼來的,又可以說是狼跟狗交配來的,那就會被問說「牠們兩個怎麼可以交配呢?」可能牠們原來就是同一種,這就很複雜了。那(提到)品種,我們家裡養了各式各樣的狗,可以說是各種不同品種的狗,可是牠們都是狗,在生物學的定義上就是一種。

那如果不分清楚「種」跟「品種」,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大家看下面這兩張,許多人都把牠當成同樣都是貓,因為同樣都是貓,就會有議員說「我從來沒有在這個地方看過」。因為他沒有辦法辨識,所以當我們在講物種的時候,其實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具備有「一定的能力」能夠辨識出有什麼不一樣。要具備辨識能力,第一個就是我們必須要張開我們的眼睛,開放我們的五官,去觀察周遭的事物,才會注意到哪裡有不同。左邊這個是虎斑貓,右邊這個呢?就是石虎,絕對不同種,牠的學名也不會一樣。生物學家很在意,一般大眾的用品種來談問題時,我們就會覺得你到底在指稱的是特定的生物?還是在講我們人培育出來的東西?這裡就牽涉到自然跟人為的問題。

種(Species)的定義
種的定義有這麼多的名詞,如果我們要去深究的話。林奈是我們生物課本都講過,他的種的定義是從形態上去區分。剛剛我們已經講過Mayr的生物種的概念,接著就是加入演化學跟生物學的技術,就會發現越來越難定義「種」了。你要去談時間序列的問題,如果進一步去談動物跟動物、生物跟生物之間,彼此是不是有生理上的相互吸引的能力,牠就會出現彼此能夠辨識對方的時候,才是一個辨識種,彼此能夠辨識對方,我們稱為物種。另外,生態種就是我們通通住在同一個區域,我們長得都很像,但我們有同一種的生物行為,我們就是同種。所以當在不同定義下,劃分出來的界線,就可能會有不同。這好像是生物學家的問題,我並不想讓大家陷入這些定義的思考,周成功教授說:「沒有一個定義可以包容所有生物的定義。」在任何定義下都有例外。

萬物有名——讓植物分類與命名
我是以植物作為例子。教科書中提到Mayr他是動物學家,所以他的生物種定義到了植物領域裡面就不適用了,因為植物雜交的情形非常嚴重。但是當我們最早定義二名法的規則,動物學界也稍稍地follow,後來他們出現的是三名,很多不同的變形,這就是學術界的事情。當一個東西被我們命了名,代表是「我認識」,我們就定義取名的人認識它,所以它事實上是一個物種知識的建構,因為了解它,才會給它這個名字。那我可以說這就是人的霸道,人才能去探討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今天所講的,就是如何去反思我們在這個議題上的角色。

Homo sapiens L.
這就是我們人的學名。sapiens在拉丁文中就是聰明的、有智慧的。看到後面有一個L.就是林奈在1758年訂出這個學名,我們人有了一個專屬的名字。在生物學課本裡一定會講食物鏈跟食物網的關係, Homo sapiens出現以後,食物鏈的線就不知道怎麼畫了。其實生態系也相當複雜,有人在探索人以外的東西,所以給人以外的東西一些定義,對他的關係下了些結論,並且用圖示來呈現。回頭再談談人在這個世界所扮演的角色。

動物保護
再來是我們跟其他動物的相處。我們在這就回到我們最能夠同理的對象,也就是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因為牠們跟人的相似度比較高,相處機會也比較大,或者較容易辨識,也因此需要有些規範,來處理人跟動物之間的關係。而《動物保護法》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到目前為止用「動物」這兩個字適用的主要法規就這兩個。在法規裡,都會有第一條做定義,所以我從這個裡面先來談動物跟生命。當我們講到動物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就是會動的生物,一般就是會動的、多細胞的生物,多數在生態系扮演的都是消費者的角色。你在維基的資料查「動物界」,跳出來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的最上層,就會出現一張這樣的圖(維基百科:動物界),就用這張圖來凸顯動物界的特性,比較一下應該符合左邊那邊的(動物)定義「會動的、多細胞的真核生物、在生態系當中多數為消費者」。我就直接講了「你會發現牠們很colorful(多彩的)、很漂亮」。

地球上有多少種動物?
接著,你們可以講得出來地球上有多少種動物嗎?根據前面的定義,我也不知道。大概沒有辦法能算出「多少種」,一般也都只是用推估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真正能記錄的……從林奈開始寫分類學的書,就描繪與紀錄各式各樣的生物,其實到現在就只有175萬種的生物是被描述出來的,這些數字應該會繼續更新,這數字大概是3到4年前查的。以這些被描述、已知的生物再去推估,可能還有許多未知的,所以這裡呈現的動物大概是佔這樣的比例(低估約為5萬種)。

想請問大家,當我們談到要保護動物的時候,我們講的保護對象是哪些動物嗎?這是我們可以討論的。我們說要尊重所有生物,以動物來舉例,如果是植物的話,數量要再更多一點。那各位有沒有辦法說得出來台灣有多少動物?那我們是要計算這個動物已知的種類?原來在這個地方的種類?還是現在現存的種類?這是個複雜的問題。這裡的數字包含哺乳類動物,也涵蓋昆蟲,也就是很多除了哺乳類之外的動物種類。

我們知道了這麼多樣的動物,其中我們到底關心哪些?如果說我們要「關心那些動物」,又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強調只關心那些?要保護的只有那些?如果說我們相信所有生命存在地球上都有牠的價值和存在的地位,包含人,我們在地球上,跟其他的動物在互動關係當中,我們決定了哪些動物是跟我們有連結,而我們需要保護牠。接著就是探討用什麼方式來做。這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哲學辯證跟價值判斷問題,如果我們可以釐清這件事情,那後面的議題就可以有些對話了。

「生命」的定義
生命的定義,哲學家會探討的命題,他們講的是人的生命。生物學上也有對生命下定義,生命現象是有代謝、生長、發育、感應、運動、繁殖等特徵,這是在生物課本裡面抄出來的。但是真正觀察周遭生活的時候,除了人以外,很多微生物還是都無法符合那個定義,所以又是一個只在生物學裡面的定義。無論如何,我們先用生物學的定義來處理。接著我想要用這本書《生命的價值》(The Value of life)來跟大家介紹,這書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社會關係)有生命的那個詞。這本書作者是Stephen Kellert 在1997年的書──他這一系列都是關於人們對野生動物的觀點研究,後面我們會談到作者怎樣談生命的價值。

根據上述對生命的定義,病毒並不符合,因為病毒介於生命跟無生命之間,它沒有辦法被定義為一個生命的生物,可是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周遭,大家在這一段期間被病毒擾亂了好久。這邊是在科學月刊看到新竹高中老師寫的文章,他也是在反省當我們在談生物學裡的生命現象時,會有許多限制,最後也是談生命的意義,大多數人談到後面繁殖這項而已。文章中有一段註解:「當我們要學生背完教科書裡的數字時,它跟實際真實生活中看到的生物都沒辦法完全符合」,像剛才我們所說的「有太多、太多的例外」。

我想用最近的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些心情跟心得。大家會講猴板凳,就是真菌,其實排列非常漂亮,你看到這樣的畫面,會想拿起相機照一照。我把這個鏡頭稍微再拉遠一點點,你可以看到它背後的那一棵樹,你會發現其實一個生命的開始,也是另外一個生命的結束,如同樹造就了這個生命。

我來分享一個故事,是聽人轉述的。這是一位攝影師在非洲草原上攝影觀察所拍下的照片。我聽到那個故事時需要有一個畫面,看到是一個獵豹追一隻小綿羊,因為動物在人的角度裡,牠(小綿羊)是需要被保護的,像是草食性的動物比較瘦小、柔弱。當時來了一隻獵食者要衝去捕獵,這個攝影師當下可能可以做一件事情──因為我們是人,我們可以去阻止這件事情發生──保護那隻瘦小動物,當他在旁邊觀察到這個景象。

再來是大自然中獵食者跟被獵者的關係,人在這時候會怎麼辦、怎麼想、怎麼去決定你要做的事情?他沒有(阻止獵豹捕獵小綿羊),同時也做了一個反思。接著我就介紹Stephen Kellert《生命的價值》(The Value of life),書裡提到人們對動物的判斷有不同的價值觀點。可以從實用的價值去瞭解某種動物,也可以是否定的價值。否定的價值就是人會害怕牠,覺得最好不要碰到。還有研究價值,以及認定生物本身存在的價值。

美國人(作者Stephen Kellert是美國人)在他們的文化裡面,這種動物對他們而言非常特別,就是狼,人們對狼的觀點有非常高的歧異度。簡報上所列的這幾個價值類別,都是針對狼,但卻有這麼大的不同。作者都是針對人們對野生動物的看法進行研究,除了剛剛提的這九項之外,他也去了解人們對個別動物的觀點,其中選擇了33種,這是將他長期的研究彙整成書。其中談到對野生動物有不同的觀感、人類面對野生動物有不同的方式,這張投影片呈現出各個不同的軸面,彼此之間的關係。

藉此讓我們了解這樣一位學者,他自己從事保育工作一段時間,而這本書是他晚年彙整他早期的研究。內容是他長年研究其中彙整出來的一些心得,某些蠻具有代表性,但是他的研究對象是美國人。有一篇另外發表在期刊上面的論文,是比較美國、德國跟日本分別針對動物的這幾個構面來分析。他的研究結果很有趣,例如日本人較傾向是實用的,較不會選擇道德的那個類型的價值觀。關於德國和美國,這我就沒有再深究了,這可能會有文化差異。

對個別動物觀感的研究
以33種我們所講的喜愛跟厭惡的類型,通常鳥類跟哺乳類動物,對人類來講都是比較喜愛的,不喜歡的大概都是這種無脊椎動物。美國人對狼其實有一種非常愛恨交加的情緒,這個他們的歷史和地理條件有關,而對這個單一的動物有不同的觀點,大致上有正面跟負面的情形。

ALL LIVES MATTER
所有的生命都很重要,包含人類本身,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了一場生命的交戰中。有一年的地球日,我蒐集到這部卡通,也讓我們有一些反思。到底這個地球上,每個人都想要爭取他的權利和生存權,該怎麼辦?大家都想要占用這個地球的資源。我很多的內容比較像是拋出一個思考的問題,其實也沒什麼答案。先前從事環境教育工作的時候,不管是環境倫理,或者是我們要談一些最近面對的環境議題,我們必須身置其中,因為在這些議題當中,都是人的問題。

對瀕臨絕種的願付價值
剛才提到了生命的價值,有人去做了研究,他希望能夠把價值價格化、數字化,才能評判出價值的大小和高低,也就是「願付價值」。對於一種瀕臨絕種的生物,你願意投注多少錢?這是在美國德州的例子。調查的結果為每戶願意平均每個月支付的價格是美金5塊錢到148塊的範圍,還能夠估算他的願支付價值佔年收入的多少比例。對於一個生物保育的工作,大眾到底願意投注多少,我們把它價值化來看。

Leadbeater’s possum
Possum是在澳洲,有人翻譯成袋貂,幾乎滅絕的一種動物,在澳洲所有的possum都是保育類。(簡報中呈現的)這種是最嚴峻的,幾乎接近絕種,數量非常少,其願意支付的價格是這樣。看一下它的比例,我們稍微換算一下台幣多少錢。

我想分享同樣是possum,其實有很多種類,這個翻譯成利氏負鼠,應該是發現人的名字。我去年去紐西蘭,在一個餐廳外很高興拍到這隻動物。我們那時候就問當地的人想知道牠叫什麼,他們說possum。Possum是非常罕見的動物,我就一路的照,餐廳的員工就出來說「這個壞東西,你們不要靠近牠,牠很危險」,(我就想)「怎麼會這樣子?」

到了旁邊的小間動物園,就注意到他們有一個宣傳單「請趕快去買這個披肩。」為什麼要買這個披肩呢?「你買這個披肩就是保育,對我們紐西蘭這邊的支持,類似我們這邊的保育基金。」披巾就是Possum的毛做的,也就是說在紐西蘭,他們努力地在撲滅Possum。一個在澳洲是被保育的動物,但到了紐西蘭,需要被移除的原因是牠被引進。確實,牠是從澳洲被引進到紐西蘭,因為在紐西蘭沒有天敵,所以數量一直不斷地增加,數量的提高也影響當地其他的生物,因為牠占用很多其他動物的棲地。

另外牠帶有結核桿菌,人會受到影響,這更需要處理牠了,所以當時的餐廳服務員才出來說這壞東西不要靠近。雖然我們還是沒有聽他的,仍然不斷地拍牠。真的對北半球的人來講,是非常罕見的。而有袋類的動物對學生物的人而言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只有在特定區域才會分布。

天敵Natural Enemy
講到天敵這個詞,我想用這篇在2003年在Science期刊裡發表的一篇文章,它說到天敵到底是隱喻,或者是迷思概念,文章大概只有兩頁,談到人們喜歡用一些人類習慣的生活用語,如「敵人」,當敵人是天然的敵人,就稱為天敵。彷彿在生物世界裡要有相生相剋的關係,就是一定要有剋星。對於每個物種來講,一生下來敵人就存在那裡,這個敵人應該是獵食牠的。所以我們用「天敵」說明物種到一定的地方,牠因為沒有了天敵,對那個環境造成了破壞。

這時候誰來處理造成迫害物種的「天敵」呢?因為牠沒有天敵,天敵就是人類。作者其實是生物學家,但他發表在Science期刊,談到對一些科學的認知,是一篇非常短的短文。這篇文章〈Natural Enemies--Metaphor or Misconception?〉是反思美國佛羅里達州,當地人面臨到他們的水域有這種魚,我就去查了一下,其實牠就是烏鯉。

主要那個物種在中國大陸應該是相當多的,都已經被吃掉了,所以不會在水域裡造成問題。但相對的在佛羅里達不會有人吃,於是就很嚴重,下圖是當地不斷地去僱人抓這種魚。有一本書是在美國給中小學的學生看的,類似課本的書。他在2009年對這個魚下了一個Frankenfish的標題,大家知道Frankenstein是科學怪人,比喻牠像科學怪人。

這個名詞「科學怪魚」其實是我在上課的時候使用的一個議題,我讓我的學生把它當成一個教材,讓他們去談這個Frankenfish所要傳達的意象。科學怪人是一個有點瘋狂的科學家,想要把屍塊合在一起,把它變成一個人。其實Frankenstein是科學家的名字,他創了一個monster(怪物),Frankenstein在小說裡面是科學家,但我們都以為是被創出來的那個monster。

這個故事背後被拿來使用在很多的地方,包含這隻所謂的外來種的魚,我讓學生們去反思這個魚,是否能夠幫助讀者去了解事件背後發生的問題。有沒有可能因為一個名詞,造成一種錯誤的概念?或者是意識形態?也許還會影響我們後續的行為或者技術的發展。從這些大眾媒體或剛剛那個科普雜誌,閱讀者是否有能力去處理這樣的議題跟資訊?這會造成什麼樣的科學形象?這是我跟學生運用這個題材在課堂中所做的思考。

議題分析
接著進入到動保最近出現的一些爭議。我們看一下動物保護法跟野生動物保育法,裡面分別都有定義要處置、保護或保育的對象。動物保護法,強調的是人為飼養或管理的脊椎動物,是鎖定在某個類別。野生動物保育法,內容大多有關於自然棲息環境下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昆蟲及其他種類之動物,還有很多其他沒有列進去,但是原則上它似乎就是設定在這些動物生存在牠們自然棲地下。根據這兩條所規範的動物對象,我們再來看看下面的幾個事件。

以下的議題該用什麼法來處理?這是2008年我還在高雄的時候,一個地方新聞事件(愛河圓軸蟹挖大坑洞:婦人踩進右腳骨斷氣索國賠)。某位婦人踩到那個洞裡頭,弄斷了她的腳,她要告政府又要索賠。下面這句話是「這不是高雄市政府的錯,是螃蟹惹的禍」,當時我才認識「凶狠圓軸蟹」這個動物,也不太清楚牠屬於哪個類別。再來有趣的是兩天前的新聞,也是這個動物的報導,內容是蟹叼著香煙。大家可以去查一下。

前面的那兩個法規(動物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很難處理這個例子「松鼠為患,侵占公園行道樹」。樹被松鼠啃了之後就會枯掉,所以大家就究責這種生物,所以比如強制搬家,我們有沒有法規?誰來做這件事情?我們列了這些法、訂定權責單位和關係,是否有後續處置?

印度動物園發生「老虎」咬死人事件中,法醫報告……
下面還有一個例子,是動物園裡面的動物。如果是園裡的動物,照法規應該是圈養的,其中被迫害的對象是人。不過這一則新聞後續有些進一步的報導,事實上牠本來要保護這個人,但是在互動過程中,造成那個人死亡。值得反思的是,我們對於這些動物到底了解有多少?首先我們根本不知道牠們吃什麼,所以不懂如何跟牠互動,這才知道我們(人類的認知)有多大的限制。

接下來講一些爭議的問題。我們動保團體在關心的一些事情,我們剛才提到的那兩個法,當野生動物跟圈養動物之間產生衝突時,到底該怎麼辦?這是一段時間前,網路上一些論戰。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流浪的貓狗,到底可不可以去餵養牠們?處置方式又是如何?這是一直不同各方的論戰。

《專訪不自然的同伴關係》作者克里斯提:為什麼「不要放養你家的貓」
這是一個月前在(環境)資訊中心電子報上的文章。左下方是我在路上親眼看到的畫面,但是我沒有辦法拍下來,只好P圖傳達當下看到的現象。我的辦公室後方樹上就有台灣藍鵲,那天鳥在樹上,樹下有一隻貓,台灣藍鵲下來啄貓,那隻貓也反擊。大家知道台灣藍鵲有育幼行為,所以有攻擊性。

這一篇報導據美國研究,估計貓已經造成10幾億的鳥,還有200多億的小型動物的死亡,當然這是估計的,他以一些實際範圍的小模擬推論出來。我們在談動物看似在人沒有適當的管理之下,可能會造成野生動物的傷害,甚至這些生態學研究者可以告訴你有多少種,例如約莫63種的生物是因為貓而滅絕、11種因為狗而滅絕……。當然動保跟野保的雙方,都有自己研究的論點。

這本書《Unnatural Companions》的作者(Peter Christie)有提到非常徹底、全面的TNR,在美國他們現在會做。他是英國人,曾提到各個國家的做法,也在書中提及不要放養你家的貓,讓牠在外面跑;如果要放出去的話,就要掛鈴鐺。為什麼特別提到貓?事實上他就是一個愛貓主義者,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他會持續去檢討「人在這些事情裡還是主要究責的對象」,而不是去談貓狗的不是。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著。

慈悲的保育
Mark Bekoff他也是生物學家,同時也是演化生態學家。他曾提一個慈悲保育的概念。不過前面那本書的作者(Peter Christie),他有指出其實在一般生物學界,認為「慈悲保育」這個觀點很遠大、很難做到,具有一定的爭議。不過我看到Bekoff教授成立一個基金會,去推動慈悲保育的概念,那你就可以看到生物學家在同樣的議題上面,其實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觀點。

外來種的處置與生命教育
談到青蛙,大家應該都會喜歡外觀很可愛的牠們,野外的青蛙我們也認識蠻多種的。談到青蛙,我想說一個我以前指導的一位研究生,他帶著他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在一次戶外教學中,有解說員突然做了一個很大的動作,就是大聲地發出聲響,他踩死了一隻青蛙。為什麼把牠踩死,而不是把牠抓起來再處理?解說員跟孩子說「我不能抓牠,因為我可能會受傷」。他的意思是,錦蛙表面會分泌物質,如果沒有保護的狀態下去抓會受傷,但是他當下可以辨識出亞洲錦蛙,也知道牠被報導為嚴重的外來種,所以他就做了這個事情。

那時候我的學生是他們的老師,他看到學生之後的表情,碩士論文就做了外來種的防範。他們當下是嚇到的,再跟學生談外來入侵種,其實不見得能聽得進去,因為他們只有看到解說員的腳下死了一隻青蛙,這麼立即結束一個生命。這中間值得反思,就是我們要用什麼方式來談?牠確實是當地嚴重的外來種,造成了當地生態的迫害,但是問題在於怎麼樣傳達這樣的訊息、怎麼告訴孩子們去面對這個問題。

我給大家看這隻小白鷺,這個是牠棲息的地方(上圖)。這是另外一個畫面(下圖),大家知道後來是埃及聖䴉,這是去年的爭論,於是我下了一個這樣的註解「同樣都是鳥」。早期的報導中牠的名字叫做Sacred Ibis,如果要用英文名直接翻譯:Sacred 是神聖、Ibis是朱鷺,「神聖朱鷺」是牠最早的名字,國外都是用Sacred Ibis。我們用牠的學名查到底有多少針對埃及聖䴉做的研究,其實真的不多,有報導的大概是2005年之後。

埃及聖䴉在歐洲地區已經造成了一些問題,所以歐洲的幾個國家在當地相關的研究,表示有很嚴重的情形。台灣我找到的是一篇研討會的論文、兩篇的碩士論文,有提到埃及聖䴉對環境所造成的問題。當局對於埃及聖䴉的處置方式有討論,過去也編列經費試著要移除。問題在於如果我們看到了同樣在台灣的西部沿海,很多的海岸邊或者河邊一樣的矮灌叢森林,會擔心牠佔的位置好像跟小白鷺重疊,可能有了埃及聖䴉,就看不到小白鷺,也因為牠們會群聚,我們現在關注的是牠會不會影響當地的生態。

議題分析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什麼分析?我們慣常的處理方式(會想)牠是外來種,但是外來種什麼時候被引進來?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引進來?因為以剛才這樣的數量來計算,據說現在有大約1萬多隻,這樣的數量多不多?這可以討論。因為牠原本不在這一塊土地上,現在佔了很大的面積,大家認為牠是入侵種,可能會造成一些損害,目前對人沒有直接的損害,我們擔心的是對其他鳥類的損害,所以採取移除的方式,這是我們慣常地對這些議題的思考。

可是我們缺了些什麼?我們缺的是「移除」有沒有效?它的成效是如何?林務局說要花一年的時間,學者出來說「肯定一年不夠,可能要三年」到底要幾年?三年後是不是就可以全部移除,我們可以持續觀察。另外,我剛剛說可以去了解到底什麼時候進來。應該已經有人報導各種不同的外來入侵種,牠的引進方式可能都有不同,這類大型觀賞鳥類明顯是人為刻意引進的,原本是在六福村野生動物園裡面。

我早期會賞鳥,去追這種大型鳥類。牠(埃及聖䴉)在關渡地區出現的時候,我們就去追了,因為牠很大、很好觀察。大概是1990年,就是最早觀察關渡地區有族群的時候。那段時間我還是會去賞鳥,但沒有意識到,只覺得「不錯,這鳥在野外也可以看,不用到動物園花錢去看。」(重點是)當牠們逸出之後,現在我們發現牠們已經在我們這邊適應了下來。

如果只是外來種圈養,後來形成了族群,族群一直不斷的擴大,以至於牠變成嚴重的入侵者,對這種物種的特性我們了解多少?再來,變成入侵種造成的損害的因素是什麼?我們有沒有研究?如果牠是非常小的一群,變成那麼大的一群,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牠基因遺傳的變異度應該不大。如果各位研究小白鷺有沒有天敵,我們要去談,埃及聖䴉變成外來種,是否有跟牠類似體型的鳥,那牠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牠沒有?這都要去研究。再來就是造成損害到移除防治,還有沒有什麼其他可能的策略?

我原本想要畫一個系統動力學的圖,因為系統動力學有些基本的概念像是input(投入)跟output(產出),它的重點是「量」的流動,包括效益其實都會有「延滯性」。即事情早已發生,並且得到結果後,已經是too late(太晚),就像氣候變遷是最近很多人在用系統動力學來討論的問題。我猜如果把它拿來做外來種的數量分析,可能也會得到一些啟發,但結果會不會too late?不知道。

我想畫一個圖形來談我們怎樣共同看待這類的議題。政府在做決策、怎麼樣去做處置的方式,會有專家的參與。他們也提到沒有民眾支持這些做法、策略或計畫,會沒有辦法成功。近期許多單位採用公民科學的平台,就是希望大家一起紀錄跟觀察,把這些問題提早發現,這個專家也許最早察覺,他得提出預警讓更多人去注意這件事情。治理過程當中,大家一起面對,這會是最理想的狀況。近期我們也是在談公共治理的願景、環境的議題、社會經濟的議題,需要如此的合作關係。

共生、共融、共好
剛剛一直都在談物種,沒有講到共生。共生可以是物種之間的關係,所取得的共生不管是互利共生,還是片利共生,我想用共生作為結語。右邊圖是永續發展目標SDG,它是彩色且迷人的,我們提出永續發展的願景,其實它就是一個共融的關係。Inclusive是互相包容或者共融之意,我用「共」這個詞來做結語——共生、共融到共好。

如果各位思考這些議題時能夠更多元、更包容,那應該會是共好,否則我們前面做不到,有可能變成共業。所以共生、共融的畫面,我用這兩個圓圈代表,左邊的太極圖,在我美國唸書的時候,就用這樣的圖象去傳達我跟學生的關係。它讓我聯想到也許用這樣的方式,藉由第一次這樣的物種與共生的議題來引導各位,希望大家繼續參與我們這一系列的講座,從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其他視角,來看人跟動物的關係。感謝大家今天的參與,謝謝。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研究院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活動:2019台灣白海豚保育教育與陸地觀測訓練 系列講座官網連結:http://twsousa.org.tw/?page_id=1305報導文章:無人空拍機鏡頭下 生態與綠能建設背後溫柔的暴力 * 摘要圖取自蔡嘉陽老師簡報  ...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 蔡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