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講座記錄連結:https://thought-of-animal.com/index.php/seminar/2019/public-talk-on-bear-conservation/612-michael-proctor.html

 

▸ 解決人熊之間的衝突:以國家、專家和關鍵因素所做的全球調查
Resolving Human‐Bear Conflict: A Global Survey of Countries, Experts, and Key Factors

發表日期:2014.06.04
發表管道:Conservation Letters, 7: 501-513
作者:Özgün Emre Can, Neil D'Cruze, David L. Garshelis, John Beecham, David W. Macdonald
資料來源: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https://conbio.onlinelibrary.wiley.com/)
本文網址:https://doi.org/10.1111/conl.12117

內容簡介:
人熊衝突會造成困擾、經濟損失、傷害甚至死亡。在世界上的貧困地區,與熊的衝突會影響當地的經濟,對熊的報復更可能會威脅到少數被孤立的人口的未來。

我們針對世界上鑽研熊的專家所做的調查顯示,就衝突的嚴重性及其在四大洲上的影響對於熊族保育而言,問題正在惡化。但是,熊種之間衝突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我們檢閱了人熊衝突管理計劃,從中我們確定了10種緩解干預措施,它們共同構成了無處不在的人熊衝突管理工具箱。在該工具箱中,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獻指出,緩解衝突嚴重依賴於教育和身體障礙。在針對當地情況訂定這些方法時,重要的是要注意地緣政治和社會情況的差別。在這之中,是迫切地需要通過積極的緩解措施實證研究(尤其是北美)來改進地方的知識轉移,並使方法論適應世界的其他地區。在衝突計劃中,我們幾乎看不到評估和適應性管理的證據;若無法緩解衝突,則可能會降低社會對熊的容忍度,並減少保護工作。

 


▸ 評估旨在減少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的保育投資
Evaluating a conservation investment designed to reduce human–wildlife conflict

發表日期:2008.08.22
發表管道:Conservation Letters, 1: 136-145
作者:Meredith L. Gore, Barbara A. Knuth, Clifford W. Scherer, Paul D. Curtis
資料來源: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https://conbio.onlinelibrary.wiley.com/)
本文網址:https://doi.org/10.1111/j.1755-263X.2008.00017.x


內容簡介:
外聯方案是有可能影響人類與野生生物衝突以及發生人類與野生生物衝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系統的獨特背景的干預措施。但是,這些程序的評估是有限的。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使用紐約的人與黑熊衝突案例──紐約鄰里守望計劃和精緻可能性模型,確定人與野生生物衝突外展干預措施對環境負責的行為的影響。
在實施該計劃後,我們沒有發現任何對環境負責的行為發生變化的短期證據。我們討論了期望的計劃影響的抑制因素以及評估框架效果的實用性。鑑於外展干預措施的持久力及其對減輕人類與野生生物衝突的未知影響,因此必須將對計劃的評估作為其實施的必要部分。本文介紹的結果可以通過突出假設,現實期望和結果度量來推進有關外展干預措施作用的討論。

 

▸ 估計與棲息地和人類影響有關的棕熊分佈和豐富度
Estimating Grizzly Bear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Relative to Habitat and Human Influence

發表日期:2004.01.01
發表管道: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68(1), 138-152, (1 January 2004).
作者:Clayton D. Apps, Bruce N. McLellan, John G. Woods, Michael F. Proctor
資料來源:BioOne Complete (https://bioone.org/)
本文網址:https://doi.org/10.2193/0022-541X(2004)068[0138:EGBDAA]2.0.CO;2

內容簡介:
去了解影響灰熊(棕熊)的分佈和數量,並且預測,對於牠們的保育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東南部,我們應用了DNA誘捕器採樣 (1) 來評估灰熊與棲息地景觀變量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以及 (2) 建模灰熊的空間分佈和豐富度。

在1996到1998年期間,我們採樣了5,496平方公里範圍的網格單元分佈站點上的灰熊。我們比較了在244個採樣點檢測到的灰熊(由nDNA分析確定)跟845個不在檢測時段採樣到的內容。我們在3個空間尺度上測試了30種地形、植被、土地覆蓋度和人類影響變量的差異。灰熊較常被發現在海拔較高、坡度陡峭、崎嶇不平、人跡罕至且干擾密度低的景觀中。這些景觀還包括更多的雪崩的滑槽、高山苔原、貧瘠的土地、被燒毀的森林以及較少的未砍伐和被砍伐的森林。在更大的範圍內,與森林生產力和某些樹種之間的關係是正向的,而在最大尺度上,與上層林冠和其生產力的關係是負的。在多變量分析上,我們計量了2個變量以及11個主要成分,這些主要成分描述了4個變量組之間的生態梯度。

我們應用了多項式邏輯回歸,並使用AIC對競爭子集模型進行排名和加權。我們使用多模型推理得出用於解釋和預測的係數。我們對一個獨立的數據集進行了確認其生成的函數具有高度預測性。我們使用對採樣區域的多年期人口估計值對結果進行了轉換,並將得到的灰熊密度和分佈模型應用到整個研究區域中,作為策略級的計劃工具。我們策劃了這種基於DNA的方法對灰熊和其他森林棲居物種的保護應用和設計。

熱門閱讀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