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習課程搭配食農教育與蔬食議題,邀請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張明純老師主講。張明純老師目前也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她在學校帶著學生進行食農教育多年,並擁有訪視輔導許多小學的觀察經驗。張老師將分享食農教育不僅在綠色飲食、友善環境方面的效益,更有許多生命教育上的啟發與成效。
講師:張明純(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
報導:食農教育:從生活實踐,「種」出核心生命觀
講座摘要
整理:周鈴真(關懷生命協會實習生、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學生)
張明純老師除了在國立大學任職外,也在台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內擔任要職,她在2011年爆發塑化劑事件等食安風暴時,踏上食物安全倡議之路,並藉由食農教育從根本解決問題。本次演講張老師主要分享如何以課程引導的方式,帶出令人驚喜的教學成果。
張老師在台中教育大學開設一門「手作食農教育」的通識課,至今邁入第九個學期。此門課除了室內理論課程與校外教學,農務實作更是一大重點,學生需分組合作負責各自的農作區域,親自育苗種植當季蔬果、雜草管理、施肥澆水和問題解決,到最後的收成採收共煮共食。整學期有大量的實作要求必須完成,學生也需要將自己的專業科系融入食農教育並設計成教案或教學活動。
接下來介紹食農教育的三大面向及內涵:營養教育、建立自煮能力,還有了解食物與地方傳統文化的「飲食教育」層面;以及親手實作、五感與勞動體驗,進而啟發情意的「農事教育」層面;最後是「環境教育」層面,食農教育的核心價值為「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一直非常強調「友善環境」,希望環境可以永續發展,也希望學生能在此前提下明白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恢復時令感的敏銳度,並強化對「食品生產工業化」、「糧食生產工業化」的理解及認知到「飲食石化化」(許多化學肥料及農藥包含石油成分)會加速氣候變遷。簡而言之,食農教育是由飲食教育、農事教育、環境教育這三項所組成,而經過多年的教學歷程張老師發現這三個層面的交集可能是生命教育。
張老師在進行食農教育課程時,首先會先上到土壤學。「先把土養好,作物才種得好」,而土壤健康的前提是涵養不同的生物在土中進行分解及清除作用。生物多樣性愈足夠,代表著土壤愈肥沃;換句話說,土壤中的生物都是我們耕種時的小幫手,因此需要用生廚餘及枯枝落葉來餵養牠們。當學生有了這個概念,在進行鬆土及翻耕看到土壤裡的蚯蚓、馬陸等生物,並不會覺得很噁心反而會因為土壤的生物多樣性高興。透過堆肥將廚餘「轉廢為寶」餵養生物,生物也在土壤生產有機質讓土壤肥沃,形成共好的循環。張老師最大的希望是能透過堆肥在農場養出很多蜈蚣,因為蜈蚣是食物鏈中最高消費者,養出蜈蚣就代表下面的一級、二級生產者數量及種類更多,表示農場相當地肥沃。做完堆肥後要進行厚土覆蓋(幫菜畦蓋被子),以防止土地裸露。學生可以在過程當中,學會以不用農藥、化肥的方式照顧土地、土壤。綜觀課堂,學生在鬆土時覺得很累、情緒較低落;當小苗育出來時,開始會很積極地對待自己的作物,他們都希望作物都能好好長大。
張老師在課堂中也會談到「生態美學與風土餐桌」,以在地特色重現飲食文化。在地的飲食文化需要透過食農教育來傳承,由於農會的責任是要推廣地方農產品特色,因此在辦理食農體驗活動時會鎖定在大規模的經濟作物上;而文化作物沒辦法大量生產也無法成為經濟作物,但卻是傳統飲食文化重要的特色,例如台中的麻薏。此外,我們可能忽略農業其實是最容易受到全球化衝擊的產業,卻也是唯一能同時照顧環境、土地、人類健康、連結社會關係,及展現在地獨特性的產業,所以才更要大力推廣食農教育。
最後,張老師也分享了修習課程的學生書面報告、課堂反饋以及研究者參與觀察,她發現學生在「飲食行為」與「環境意識」都有正向的改變與提升,「生命體悟與生活感受」部分更看到了具體的情意啟發,甚至有許多讓人驚喜的行為改變。持續整學期的務農體驗,以「友善環境」生態和諧共生的農法作為食農教育課程前提,能幫助學生「尊重並欣賞在農場出現的每一種生命」,進一步展現生命教育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