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關懷生命協會長期舉辦教師研習課程,將合適的動保教案及教學資源分享給學校教師,增強動物保護教育的觀念與現場教學能力,引導孩子們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在日常生活中建構保護動物的素養,實踐行動力。本會今年與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合作,預計將辦理三場一日型教師研習營,分別於北部、中部、東部各一場。北區主題為經濟動物議題,中區為同伴動物議題,東區為野生動物保育議題。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


講座摘要

鄧宇珊(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動保課程介於學科與藝能課之間,教學重點偏重於「情意」,其與體性、品格較為相關,如甘地所言:「一個國家的道德程度取決於對待動物的方式。」

在講師所授之低年級的生活、綜合、語文課程,中高年級的社團、語文課程中,都會帶入動保觀念,並在高年級課程中加入環境教育。在動物保護觀念較先進的國家,動保與環境教育是雙軌並行。在教學方面,只要能掌握時數,就能妥善安排課程。

在「讀報高手」的課程活動中,學生需先閱讀報導、相互傳閱,並於期末時選一篇最喜愛的動保相關報導發表,透過學生的分享,可呈現平日與學生傳遞的動保觀念。

談動物五大福祉
以同伴動物來講,一定要先了解動物基本需求、五大福祉,再來是飼主責任。因國內影片較少,因此透過國外影片讓學生了解動物的五大需求、福祉,再透過著色畫、連連看、卡片配對、誰來找碴等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更能迅速記憶。

談飼主責任
透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的線上互動遊戲、98年度動保教育光碟〈忍者貓物語〉、農委會與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製作的「狗與鹿」動畫影片,再搭配分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飼主責任。除此之外,人犬互動安全也值得注意。湯宜家老師設計的「我該怎麼辦-安全篇」、李心儀老師製作的「當孩子遇見狗」教學包,能讓學生認識狗狗的身體語言、安定訊號,親近犬隻的同時也保護自己。

世界各國的動保(資料來源:寵物淘客
十大同伴動物友善的國家:荷蘭、法國、瑞典、匈牙利、德國、瑞士、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

以下略為介紹前幾名同伴動物友善的國家:
荷蘭是動物的烏托邦,沒有流浪動物、沒有因販賣而大量出生的動物。另外在社會政策上,沒有安樂死,設有動物警察與動物救護車、收取養狗稅、犬隻可搭大眾運輸工具,若遇到飼主棄養,則有刑責,全體人民一同保障動物權益。最特別是有專為動物發聲的動物政黨。

法國是全歐洲養狗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一半的家庭有飼養動物,境內有許多寵物服務機構、寵物用品店、狗廁所,也有專門清理排泄物的機器,狗也可以進出商場餐廳。值得注意的是,法國雖是全歐洲養狗數量最多、狗廁所最多的國家,卻在2020年獲得全歐洲寵物遺棄冠軍寶座。

瑞典不禁養較危險的品種,認為動物行為與主人的教養較有關聯,不能讓動物單獨在家六小時,寵托中心每個床位都必須有「景觀窗」,且飼主需要上課。

匈牙利法律明文規定狗狗每天至少要有的運動時間和定期健康檢查,也禁止剪耳或剪尾,犬隻可以不繫牽繩與主人同行。

德國則有全歐洲最大的動物收容所──民營的柏林動物之家,認養率高達95%。

了解全球對待同伴動物較為友善的國家之後,再帶同學進行辯論與團體討論,如「你是否贊成政府開徵寵物稅?」、「『友善』檢核的條件是什麼?」等。

另外,截肢奇奇和事業做很大的網紅「不爽貓」也是學生很喜歡的兩則故事。在教學的當時因奇奇與不爽貓皆還在世,便設計讓學生當動物明星的粉絲,隨時追蹤其動態,也以學生寫信問候奇奇當作腳本,更談論經濟動物與同伴動物的差別。不爽貓的部分則是請學生扮演誰的表情最不爽,接著談論動物遺傳疾病、犬貓的年齡與人類年齡的不同、飼主責任等等做生動的教學。

「一輩子的誓約」教學活動則請學生繳交自己與同伴動物的照片,並在全班同學的見證下,立下「無論順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都將好好照顧你一輩子」的誓言,並頒發證書,讓學生在十年後檢視自己是否有履行承諾、對自己立下的誓言有所感覺。

動保的願景是什麼呢?以荷蘭動物保護協會的一段話來作結:「動保就是夢想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動物的利益自然地包含在人們的思想和行動中。」

簡報索取請聯繫講師黃玉翎本人: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本次講座主題為「『疫』同生活的一件好事愛動物」,希望由講者所分享野生動物、經濟動物以及海洋生態動物的處境,讓參加者能在艱困疫情當下,保有對動物的同理心,選擇與動物和平共處的方式,在這片土地與美麗海洋,和牠們一起好好生活。 主辦單位:好好愛牠協會合辦單位: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友善動物...

閱讀全文: 呂縉宇 -...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研究院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活動:2019台灣白海豚保育教育與陸地觀測訓練 系列講座官網連結:http://twsousa.org.tw/?page_id=1305報導文章:尋找離岸風機與白海豚共存之道——水下噪音如何監測與減輕     01...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 湛翔智 -...

公職青年蕭名凱 想用文字展現動保影響力文 / 蕭人瑄 精益求精的公職青年在這次兩天一夜的動保寫手營中,處處都是年輕的身影,蕭名凱也是其中之一。帶著眼鏡、理著平頭,外表看起來有點憨憨的大學生模樣,其實已經自研究所畢業並步入職場了。名凱從大學時期開始接觸動物福利的概念,之後就一直持續關心這個議題,研究所時師承台南大學吳宗憲老師,目前在台南市政府擔任公職。「我在上班之後,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有很多地方都還不足,處理工作時,發現自己技能不夠,便想要充實一些能力。」基於這個動機,名凱報名了寫手營。不過,在這項舉動的背後,還藏有更深遠的目標。...

閱讀全文: [寫手營]...

193縣道上的自然系女孩--唐欣文/吳培慎 訪談開始前,也許是前一天密集的課程安排,讓戴著口罩的她,顯得些許疲累。但當話題討論到她很有感觸的路殺與自然資源議題時,明顯感受到聲調的上揚與情緒的振奮。這就是這次的人物速寫主角--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唐欣。 桃園女孩 走入後山從小在桃園生長的唐欣,就如眾多台灣年輕學子,求學過程中皆是學校與家庭兩地來回的直線生活,也因此對自己生長的土地並沒有太多的情感連結。而這個情形,一直要到考上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並且加入後山自然人社後,人生才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 壯麗山路 心在路殺時速40公里,獨自一人與一台機車,緩緩駛在有花蓮最美公路之稱的193縣道上,唐欣卻不像一般的旅人因周遭美麗的景色觸動所流連。這條自唐欣就讀大一開始,陸續走了無數次的路段,雖然有美麗的海岸與山脈相伴,但她的視角卻有很大的比例是鎖定在公路的雙黃線上。因為每次的出動,她還有一個隱藏的角色--路殺社公民調查員。...

閱讀全文: [寫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