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
活動連結:https://www.lca.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5
欲使用內容前,請先來信詢問。
藉由「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架構,我們會發現一位老師應該具備的知識,包含專業知識和教學知識,而如何讓專業知識透過教學讓同學理解,就是所謂的學科教學知識,也是本次演講中最核心的議題。動物議題也是如此,它有本身的特性和本質,針對這個議題也有我們比較常用或偏好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也都有它背後的考量,但現在仍有許多名為的動保教育教材,卻未領會到動物保護、動物福利的精神,也缺少讓學生深入的探討和察覺,這也是我們需要討論動保教育學方法這個議題的原因。
關懷生命協會於兩、三年前開始了教案甄選的競賽,有過同伴動物、野生動物等教案的甄選,而今年將著重在經濟動物和展演動物,這也是開設工作坊的原因。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常接觸到同伴動物、流浪動物、動物關懷等議題,對經濟動物和展演動物相對陌生,因此藉由開設工作坊能讓教師們更加清楚此項議題中的內容及重要內涵,使教師們在清楚了解議題之後再進行教學,也從過去的經驗中發現不同的議題都有其自身的重點,因而衍生出不同的教學方法,各個教學方法都有其特質存在,透過工作坊將這些議題重點及教學方法進行分享。
一堂課的架構能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為什麼要教?」、「教什麼?」、「誰是我的對象?」、「要用什麼方式教?」、「應該要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教?」、「教學的結果如何?」,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接著就會由這個架構進行思考。
首先,「Why要思考為什麼要教?以及要學什麼?」讓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也就是教學內容要和孩子過去的知識和經驗相關,使他們能夠去進行理解、連結和統整,當孩子們覺得這個東西是有意義的東西時,他們會更願意繼續學習。
其次,「What要抓到議題的本質」,例如:動物保護的議題上,我們很關切福祉,如何滿足動物的需要?如何營造友善動物的環境?等等,這些和自然科學中的教學是有差別的,因此在教學前,教師們應該要先釐清議題的本質是什麼。另外,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很重要的是教學的情感面,這部分著重在於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將其分為三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動機理論,激發學生自願參與課程,使其產生內在動機,讓學生認為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學習,非外在因素所導致的;第二是情感理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快樂的且期望成功的;第三是和環境的連結,此面向和動物相關聯的是對動物的同理心,可以藉由情感移情、認知移情、同理關懷來進行,透過同理可以引導學生對動物進行認識,也因此和動物產生了關聯。那培養同理心有哪些方式?教師可以選擇有主體性的動物,進行擬人化或說故事,過程中透過觀察、引導和互動來建立同理心。
第三,「Who學習者是誰?」對象是誰會影響到整體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年齡、經驗、動物保護議題中的角色定位等等,都會成為教師們挑選教學內容的依據。教師也可以搭配一些和學習者相關的理論,更好的分析學習者的類型,藉此去思考要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第四,「So what回到目標」,透過教育架構圖,我們能清楚看見學生在經濟動物和展演動物的課程中,能分別學習到什麼,這邊大致可以分為情意、認知、行為三大面向。
第五,「How規劃怎麼教」,議題不同教學方式也會不同。在Dale經驗金字塔中的方式都是教師可以用來教學的方法,而在動物保護議題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繪本和影片,在觀看完繪本和影片後,能帶著學生們進行討論,因而延伸出一些問題,藉由這些問題讓同學產生同理心。這樣的同理心不只是應用在動物身上,同時他也能運用在飼主、消費者、環境等等的利害關係人身上進行思考,這樣能讓同學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進行思考,而不是只用一個角度看事物。另外,教師們也能運用產業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系統性的思考。
第六,「When有多少的時間能教」,不同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方法。
第七,「Where在哪裡教?」農場、市場、教室等等都是地點的選擇之一,那在這個過程中是該讓學生解說還是探索?是個別的或是合作的?這些都是老師可以因應環境去做考量的,多運用現實情境提供的教學內涵及既有系統的支持進行思考。課程的架構的分享就到這邊告一段落。
最後,來到教案撰寫案例格式的介紹。動物保護相關的課程大多都是以身體發展、生命意義和能溝通表達、同理動物為核心素養項目,教案內容須包括的主要項目有四:引起動機、教學活動、總結活動以及評量項目。
此次演講整理了教師們上課時所需的架構和聽者進行分享,教學過程大致上會以上述的流程進行,在關懷機構的網站上也有許多資料可以參考,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告一個段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