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照片:取自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臉書
指導單位:北市動物保護處
主辦單位: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協辦單位:紀洲庵文學森林
活動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AEA2013/posts/1600840040089541/
報導:何郁庭/愛護牠也尊重牠——保持人與蝙蝠間的社交距離


 

蝙蝠的象徵
大家提到蝙蝠都會想到吸血鬼,一位愛爾蘭的作家依據中世紀的羅馬尼亞「德古拉王子」故事所寫出來的小說。故事描述這個王子治理國家有功,可是他熱愛使用酷刑,所以作家將他描寫成一個夜晚會出來活動,而且專吸年輕漂亮女子的血液的恐怖故事。另外大家耳熟能詳的是蝙蝠俠,蝙蝠俠就是一個伸張正義的象徵。在東方,我們能在一些建築物或者在木雕飾品、玉珮等衣飾上看到蝙蝠的圖騰,像大家就喜歡把蝙蝠做成一個「福」在眼前,如錢幣和蝙蝠,或是蝙蝠跟鹿代表福祿壽,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就因為蝙蝠的「蝠」跟福氣的「福」是同音,其實人的一生所要追求的就是這些長壽、富貴、康寧、好德、
善終。

蝙蝠是哺乳動物,也是哺乳動物裡面唯一會飛的,我們說飛鼠、飛鼠,其實飛鼠是滑翔,不是飛,但蝙蝠和鳥一樣,牠可以控制方向,控制牠的速度。蝙蝠在飛的時候,翅膀前臂的骨頭非常細,很有彈性,振翅的靈活度相當高。蝙蝠是夜行性的動物,一般人比較少有機會近距離觀看牠們,也許有人會猜牠的樣貌像老鼠,其實兩者滿不同的。我們可以看到蝙蝠的顏色有白、橘、褐色的,眼睛有大大、圓滾滾的,也有小到幾乎看不見的,差異非常大。蝙蝠的名字很多很直白,例如長耳蝠,即使你從沒見過牠,大概也可以猜得出來牠耳朵的模樣。

全台灣目前有37種蝙蝠,是哺乳動物裡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有許多物種早期是由歐洲和日本的博物學家所發現命名或記錄,另外早年駐紮在台灣的美國海軍,也發表了好幾個新種,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研究亞洲、亞熱帶跟熱帶地區的疾病,因為當美軍在熱帶地區打仗時,很可能會接觸到當地一些未知的病原體,如果對疾病不了解,根本不用打仗就已經潰敗了。所以,有些位在溫帶地區的歐美國家會特別成立專責研究熱帶疾病的部門。

洞穴蝙蝠
我們過去對蝙蝠的了解這麼少,是因為牠們夜行性,住的地方很多不是一般人會去的,我們曾經到過公墓、防空洞、廢棄隧道或礦坑進行觀察,這些地方常常蚊子非常多,還可能有蛇,陰暗又潮濕。首先來談台灣的洞穴蝙蝠。

無尾葉鼻蝠是13年前才新列入保育類的動物,牠的數量非常稀少,只出現在洞穴,這種蝙蝠的翅膀收起來時,身體大概就是只比我的大姆指大一點點。無尾葉鼻蝠非常敏感跟脆弱,當牠受到驚嚇的時候,牠心臟會快速地跳動,極容易因為緊迫而死亡。

台灣葉鼻蝠喜歡跟同伴聚在一起,但彼此又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台灣葉鼻蝠是台灣吃昆蟲的蝙蝠中體型最大的。台灣的蝙蝠大部分都是吃蟲的,吃果實的種類較少,後面會談到。葉鼻蝠翅膀張開大概50cm,就像一隻鴿子的大小。牠吃的昆蟲非常大,甚至包括像台灣熊蟬這麼大的昆蟲,你就看到牠咬起來「咔啦、咔啦」,牠因為體型很大,動作有時看起來很粗魯,有時還會不小心將吃到一半的食物掉到地上。

台灣大蹄鼻蝠通常單獨居住,或者2到3隻。很神奇的是,在這個黑暗的環境中,砂岩洞穴的岩壁凹凸不平,白天時,牠的腳勾在其中一個定點棲息,夜晚外出覓食,回來後,竟然還是勾在一模一樣的位置。牠們即使在全黑的洞穴,對於空間的感應仍是非常靈敏。

再來台灣小蹄鼻蝠,牠是台灣特有種,牠的體型基本上就是我一個大姆指的大小,牠的重量5克,大概是5元硬幣的重量。小蹄鼻蝠跟大蹄鼻蝠的鼻子周邊都有一個像馬蹄狀的皮瓣構造。

有些種類的蝙蝠繁殖期間,雌性個體會聚在一起形成繁殖育幼群,例如小蹄鼻蝠擠成一群,密密麻麻的完全看不到縫隙,可是當一隻隻飛出來的時候,算一算發現居然有好幾百隻。在墾丁有很多高位珊瑚礁岩,本來是海底的岩洞和海蝕洞,露出地面之後就變成山洞,小蹄鼻蝠也會住在這些洞穴裡,裡頭可能居住了數千到數萬隻的蝙蝠。5月左右是牠們的繁殖季,蝙蝠媽媽為了哺乳,牠需要外出覓食,補充能量,此時蝙蝠媽媽會將年幼的蝙蝠掛在洞穴的頂端。洞穴裡蝙蝠數量非常多,蝙蝠媽媽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小孩呢?蝙蝠媽媽會搜尋幼蝠身上散發出來的味道,還會靠叫聲辨識自己的孩子。小蝙蝠從剛出生到成熟前,會發出一些特殊的叫聲,那個叫聲跟成年蝙蝠是不一樣的,我們稱它為「分離叫聲」。小蝙蝠會在蝙蝠媽媽不在身邊時發出這樣的叫聲,蝙蝠媽媽也藉此辨識幼蝠。

有研究人員在美國最大的洞穴裡做了個研究,看蝙蝠媽媽如何找到自己的小孩。那個洞穴每年約有2,000萬隻蝙蝠媽媽來繁殖,一隻媽媽生一個小孩,所以就會有將近2,000萬隻小蝙蝠,傍晚時,蝙蝠媽媽出去覓食,牠回來的時候就要從將近2,000萬隻的幼蝠中找到自己的小孩。對於小蝙蝠而言,牠是「有奶便是娘」,可是蝙蝠媽媽不會隨便抱一隻小蝙蝠就餵。對於雌性動物來講,繁殖是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牠當然不會把牠的乳汁給一個跟牠沒有親緣關係的孩子。研究人員在蝙蝠媽媽身上貼了一張螢光紙,然後在小蝙蝠身上貼另一張螢光紙,然後在黑暗中,他們用紅外線拍攝,看到那兩張螢光紙片在洞穴中慢慢移動,越來越靠近、越來越靠近,最後兩個紙片合在一起,這媽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蝙蝠的嗅覺跟聽覺的能力是超乎我們人類能感應或理解的範圍。

接下來是東亞摺翅蝠,牠比小蹄鼻蝠大,牠的翅膀很修長,可以做長距離的飛行。如果大家有興趣「賞蝠」,大約每年的4月中到8月初──最好7月底以前──到東北角的瑞濱,那邊有個蝙蝠洞,那裡是目前台灣所知道最大、數量最多的一個蝙蝠洞。瑞濱是我們在做環境教育的時候,可以帶人認識蝙蝠、參訪的好地點。

瑞濱蝙蝠洞的洞口有豎立電線杆,當數十萬隻蝙蝠要出洞的時候,竟然會有蝙蝠撞上電線杆,牠們都急著出去要吃東西,「碰!」就死掉了,看了覺得滿不忍心的。洞內的地面覆滿了蝙蝠的糞便,如果沒穿雨鞋的話,腳踏進去會整個陷下去,由於蝙蝠數量太多,導致洞內的溫度很高、氣味很重,你會覺得那是氧氣濃度非常低、阿摩尼亞濃度非常高的另類空間。其實在進入這種洞穴,比較好的防護應該是穿戴防護衣、完整包覆鞋子、或戴像N95口罩或是面罩,以前我們比較不懂,後來接觸越多,我們才比較了解應該要怎麼做。早期我在研究蝙蝠的時候,包括要抓蝙蝠、被蝙蝠咬了,頂多就拿水沖一沖,或拿酒精擦一下,可是,當我到國外去讀博士班的時候,第一次跟我的老師見面,他就問我以前有沒有打過狂犬病疫苗,我說沒有,他就回「我已經幫你掛好號了,直接到學校的醫務所注射」,然後我就去醫務所報到。老師要求我要把所有的疫苗都打完後,我才可以去接觸動物,這是他們在做研究時的SOP,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

砂拉越的姆魯國家公園
幾年前,我去了砂拉越(Sarawak,位於馬來西亞)的姆魯國家公園(Mulu Caves National Park),這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若從砂拉越的市中心開車去,大概要開9到10個小時才到,而且路況很差,所以大部份人都是坐飛機直接到國家公園。這個國家公園裡面有一個非常、非常大的蝙蝠洞,那個洞穴住了三、四百萬隻的游離尾蝠,每天傍晚5、6點的時候,觀光客就會走到洞穴外的草地上席地而坐,或者躺下來,等著蝙蝠出洞。想像一下三、四百萬隻蝙蝠出洞的盛況,大概要花1個多小時,一群、一群地飛,就像滾滾黑煙在空中飄蕩,那景象令人震撼跟感動。

蝙蝠不只在洞穴裡
也有住在植物上的蝙蝠,食果性的台灣狐蝠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蝙蝠,翅膀張開就有1公尺,英文叫作flying fox,會飛的狐狸。過去主要分布在綠島,後來因為過度獵捕而幾乎快消失了,現在在龜山島有穩定的族群。

我在新竹城隍廟看到高頭蝠住在華盛頓椰子上,那華盛頓椰子大概有4層樓高,樹幹很細,這樹上有非常多的蝙蝠,看起來很像一大串葡萄。另外,在動物園的後山也有拍到赤黑鼠耳蝠,牠大概每天傍晚5、6點時離開覓食,隔天又會回到同一棵蕨類的同一片葉子的同一個節點上,好像有點強迫症的感覺。

跟赤黑鼠耳蝠很像的是金黃鼠耳蝠,過去我們將兩種蝙蝠誤以為同一種,認為只是顏色略有差異。金黃鼠耳蝠在臺灣狀況滿悽慘的,這是我過去在雲林水林鄉一棟非常氣派的三合院拍攝的,80多年前蓋好的隔年就有上千隻金黃鼠耳蝠飛到正廳的樑下。這樑塗了鮮紅色的油漆,而金黃鼠耳蝠是金黃色的,金黃色的蝙蝠停在紅色的油漆上,非常地美。屋主觀察到每年清明節蝙蝠就會回來,中秋節左右離開,年復一年。我去的時候,那邊大概還有200多隻蝙蝠,現在基本上是個位數,非常、非常可惜。研究人員採集金黃鼠耳蝠的屍體去做檢驗,發現牠體內的農藥含量遠遠超標,環境對動物的健康和生存影響很大。

水林鄉是一個農業大鎮,周遭是一望無際的稻田,蝙蝠傍晚出去吃東西的時候,就是在稻田上面抓昆蟲吃。如果這些稻田灑過農藥,這些昆蟲的體內農藥含量就會很高,蝙蝠吃了就會累積在自己體內,這麼小的動物對於農藥的耐受力並不會很高。人類的體型比蝙蝠大,相對於農藥的耐受力會比蝙蝠強,可是當一個小動物因為農藥中毒而死亡時,我們也該留意農藥對人體的傷害究竟多大?很多研究顯示,農藥和環境汙染對於發育中的胎兒或幼童,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

特定的環境下,會有特定的生物組成,當環境被破壞的時候,生物會受到影響,環璄消失後,有些物種也會跟著消失,這全都是牽一髮動全身。所以我們在講生物多樣性的時候,我們並不只是在講哪一種特定生物的消失或出現,其實跟整體環境都是連動的。當要保護我剛說的「金黃鼠耳蝠」時,我要怎麼保護牠?我要保護那棟三合院嗎?還是我要保護整個水林鄉的水稻田?這種生物牠在清明節之前,我們不知道牠從哪裡來,中秋節之後不知道牠去哪裡,所以我要從何保護起?對於這種遷徙性的物種,在保育上的挑戰是相當高的,但即使如此,再不有立即且有效的行動,可能就會來不及了。

保留植物成為動物的家
我很想知道蝙蝠在動物園的森林裡面居住在哪裡,於是在管鼻蝠身上放了發報器,那個發報器只有0.35公克重,我把它黏在蝙蝠的背上,大概兩個星期就會脫落,期間我們以天線偵測發報器的訊號,追蹤牠住在甚麼地方。發現牠住在竹筒裡,或是毫不起眼的爛葉子裡,牠會將自己身體塞在裡面。那時候我有個長官,他每天都會巡視環境,如果哪裡有落葉,他就會糾正,覺得有礙觀瞻,出發點其實是希望我們能夠提供給遊客最好、最整潔的一面,可是現在我們對於動物的生態習性越來越了解之後,知道有些生物就是喜歡選擇住在爛葉子裡面,這些枯萎葉子的存在對於牠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牠的家。

我們在講生態學,生態學的英文是ecology,-logy就是某某學科,eco是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家」。我們在研究生態時,很重要的目的是研究生物的「家」在哪裡?為什麼要選擇這些地方?牠如何選擇這些地方?我提供的這些研究資料,可以告訴大家枯木或枯爛的葉子,它在自然界中有存在的價值,我們並不需要為了人類的視覺、美觀而去清除,應該學著去欣賞這些自然的美,如果我們願意保留這些枯萎的葉子,這群動物就可以有個阻擋風雨、不會遭受風吹日曬的居所。

蝙蝠的超音波
一隻蝙蝠可以精準地偵測到2、3mm大小的昆蟲,為什麼這麼小一隻蝙蝠,可以偵測到這麼小的物品?這是人類世界一直想去探索,即使時至今日,我們對於蝙蝠精準偵測環境的能力,仍是望塵莫及。我們說人類在「仿生」,因為光靠人類自己的大腦,可能沒辦法去想像超越我們極限的科技,我們藉由探究蝙蝠如何做得到,再去思索人類要如何模仿去達到相似的境界。

其實蝙蝠的超音波原理已運用在盲人的導盲杖上,有一個牌子的導盲杖上面就畫著一隻蝙蝠,導盲杖前端會不斷發出超音波,如果前方有障礙物的話,它就會發出警戒聲,告訴你不要再往前了。

我在研究小蹄鼻蝠的超音波時發現,牠在北、中、南、東部測到的頻率居然都不一樣,最多可以差到10kHz左右,人的聲音差不多就10kHz,在動物的世界裡,牠們也有方言。

吃昆蟲的蝙蝠
台灣大部分蝙蝠是吃昆蟲,我們來簡單估算一下剛提到的瑞濱摺翅蝠的生態貢獻,1隻蝙蝠一個晚上出來吃100隻昆蟲,30萬隻蝙蝠的話,一天就吃3,000萬隻昆蟲,牠們在這邊會待4、5、6、7這四個月,你可以算出牠吃的昆蟲數量非常多。如果要用農藥去控制這些昆蟲的話,需要使用相當可觀量體的農藥,環境中殘留的農藥所造成的影響很大,可是這些蝙蝠卻不會。蝙蝠是一個非常有效又環保的生物防治生物,蝙蝠在維持生態環境平衡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吃果實的蝙蝠
吃果實的蝙蝠是森林生態系中重要的傳花授粉和種子傳播者。例如馬來西亞的榴槤,大家知道榴槤是水果之王,榴槤最重要的授粉媒介就是果蝠,蝙蝠的減少對榴槤產量的影響很大,而榴槤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講又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

另外一個例子是血藤,在沖繩島上,狐蝠是體型最大可以傳花授粉的哺乳動物。血藤這種豆科植物的花,雌蕊跟雄蕊被包覆在花瓣內,必須打開之後,雌蕊雄蕊才能傳花授粉,當地的狐蝠是血藤最主要的傳花授粉者。植物跟動物之間有很密切的互動關係。

吃其他獵物的蝙蝠
有些蝙蝠吃的食物很特殊,比如說吃蜈蚣、或吃青蛙,還有會抓魚的。另外,在中南美洲的吸血蝙蝠,牠的門牙像刀片一樣,找到獵物之後,就會偷偷摸摸地靠近牠,而且牠是會走路的蝙蝠,因為牠找的宿主都在地面。吸血蝙蝠靠近獵物後,會用門牙將獵物的皮膚割破,牠就開始舔。牠的唾液裡面有一種抗凝血物質,使得傷口會持續出血,不會凝血,直到牠吃飽離開了,這個傷口才會止血。

狂犬病傳播
吸血蝙蝠的食性很特別,因為血是液體,很容易消化,如果今天有隻蝙蝠生病了,或是受傷,實在沒辦法出去覓食,牠的同伴會吃飽之後回來吐血給牠,我覺得牠們是一種非常有同胞愛的生物。可是因為牠吃血,會造成宿主皮膚出現傷口,而容易傳遞疾病。有一種致命的傳染病叫做狂犬病,它主要是靠唾液傳播,如果今天有一隻蝙蝠帶有狂犬病的病毒,當牠咬傷宿主時,唾液會將病毒經由傷口傳染給這隻宿主,造成宿主動物的死亡,農場會因此產生損失,個體之間更可能會交互傳染。

我們曾經以為狂犬病已經在台灣消失了,但在2013年發現了染病的動物,目前發現得病的動物主要是鼬獾,過去研究人員和原住民都曾捕捉鼬獾,沒有發現什麼異樣。為什麼鼬獾身上會突然爆發狂犬病呢?現在還無法解釋,推測是鼬獾這個族群生病了。蝙蝠是狂犬病的潛在帶原者,不過目前研究人員在台灣的蝙蝠身上還沒有發現這種致命狂犬病的病毒。

一體健康、共存共榮
人跟野生動物應該保持適當距離,儘量不要過度干擾野生動物的原始棲地,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源自野生動物的新興疾病。人身上有人的病原,動物身上有動物的病原,牠們身上的病原體對人類來講可能是致命的,因為我身上並沒有建立起相對應的免疫力;相反的,人類身上的病原體對野生動物也可能是致命的,因為我們身上的病原體對牠們的免疫系統而言是陌生的,所以保持距離對雙方來講都是好的。

過去大家不太有機會去認識蝙蝠,直到2019年新冠肺炎的出現,大家開始擔憂野生動物身上病毒的傳播。我們必須要了解「野生動物的身上一定有會引發人類疾病的病毒」,就像我剛說我們身上也有會引發牠們生病的病毒。人的健康奠基於我們居住的環境保持穩定、健康,而居住的「環境」就包括動物在其間,動物的健康會影響環境的健康,環境的健康會影響人類的健康,這之間是息息相關的。可是很多因素,包括氣候變遷,包括我們破壞生態平衡,包括一些疾病的傳染等等,都影響到環境的健康,又影響到動物的健康。所謂一體健康就是指人類健康、生態系健康、環境健康、還有動物健康,大家共存在地球上。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