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向來是原住民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面向,也與其看待自然宇宙的態度息息相關。透過狩獵,不但使得身處荒野中的人類,能夠在生態與生存間得到平衡,經過歷史經驗洗鍊的獵人知識與規範禁忌,也聯繫了族群的社會網絡,保存了文化脈絡。
然而這樣的平衡與脈絡,在近年幾次原住民祭儀中以「非傳統」的手段殺死動物的情事,以及布農族原住民「打獵」判刑引發的爭議中,產生了斷裂。主流強勢文化對於原住民傳統的缺乏理解,產生對原住民文化根深蒂固的歧視偏見,而原住民朋友的強烈反彈,則來自於長久以來的深層矛盾,其所質疑的是:為何強勢族群的文化和法律,能夠決定原住民的未來?當代的動物倫理或生態保護的主張,與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原本都是朝向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理想,兩者並不衝突,但長期以來的原漢矛盾,往往讓動物保護的主張,涵括在所謂的強勢族群文化中,而失去了對話的可能。
台灣在民主開放後,由下而上的決策邏輯,對多元族群的文化越來越顯尊重,新政府更以「強化原住民自治」作為未來的新政策綱領,因此我們相信在可見的未來,各原住民族將能夠擁有更自主的權力,來展現豐富繽紛的文化色彩。
另一方面,吾人若予細究,將不難發現,動物權利的提倡,從來就不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只是位於各種權利運動以及生態環境政策中的邊陲,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倡議者,所欲代言與保護的動物,甚至可說是主流社會中最為弱勢的一群。如果狩獵議題永遠停留在過往原漢衝突的矛盾與壓迫的義憤情緒中,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動物的生存處境而言,都不會是正向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此刻應該是適當的時機,放下預設的立場與矛盾,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動物保育與原民狩獵文化相容的可能。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原住民狩獵政策議題中,貢獻一點微弱但專業的聲音,使國家的政策制訂不至於顧此失彼,而能更為周延,照顧到各方弱勢者的權利。
【主辦單位】
-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經費補助)
- 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活動規劃)
- 窩窩團隊(活動執行)
【內容】
本次研討會由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策劃,召集人臺南大學吳宗憲教授將以「荒野中的救贖:邁向原住民狩獵與動物保護的衡平」為題,邀請九位來自原民權益、原民狩獵文化、動物權、野生動物保育及動物保護運動的專家學者發表演說,從動物權倫理、生態保育觀點到資源管理分析,來分析如何形成一種能夠考慮動物保護的原住民狩獵,也會在活動下半場交互對話並邀請觀眾互動,除了增進主流社會及原住民朋友們對動物保護的理解外,也希望能貢獻更深入的觀點,使未來政府決策更為多元。
【講者】
- 召集人| 吳宗憲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 副教授 (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發起人)
- 講者兼主持人| 錢永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 講者| 陳張培倫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 講者| 官大偉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 講者| 浦忠勇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 講者|Wkolringa(胡進德) 台灣原住民守護領域聯盟常務理事
- 講者| 裴家騏 東華大學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兼院長
- 講者| 朱增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 講者| 王毓正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 講者|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活動議程】
【講者群像】
《立刻前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