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郁庭/從救援到野放:野生動物救傷知多少

摘錄:
詹欣穎表示,即便不是專業的動物救傷人員,一般的民眾仍然可以在生活中落實許多保護野生動物的措施,同時,第一時間目擊需要救援的動物時,若民眾的處置方式正確,也能提高動物通報救援後恢復的機會。

好比說,在野外遇到台灣黑熊中陷阱時,不宜直接上前解救或餵食,否則會造成黑熊過度緊張,人類也可能有受傷之虞。另外,遇到需要暫時安置的鳥類時,紙箱比起鳥籠更適合安放鳥類,因為紙箱可以提供黑暗的環境,也具有保溫的作用。預防性的部分,則如使用捕鼠籠取代黏鼠板,不棄養及放養家中飼養的寵物,不任意帶走幼獸進行救援等。

詹欣穎呼籲,對於野生動物,需要落實「不買、不撿、不養、不抓不打、不須害怕」等原則,避免與野生動物非必要的接觸,也不要任意撿拾、飼養或棄養。寵物管理部分,要並注意避免寵物到野外任意獵捕野生動物等,否則可能造成生態系破壞,而自己的寵物也可能有罹患狂犬病之虞。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單位: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關懷生命協會(依筆劃排序)報導連結:吳宗蓉/當綠能遇上濕地:衝突中協商,「環社檢核」的倡議哲學  **建議開啟字幕 我想既然大部份都是NGO的伙伴,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變動的狀態,其實會有點現實上的差異。 今天我會就我這一兩年來做的議題工作的內容來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可能因為不是做動保議題,所以我分享的案子就不是和動保有關係,但是是和生態有關係的,所以搞不好對大家來說還是有一點感覺的。...

閱讀全文: [2020倡議營] 李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