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丞毅/黑潮張卉君談社會倡議:如何做一個「見縫插針的行動者」?

摘錄:「我們不是為了要表達情緒,而且現在對話的方式已經改變了!」張卉君說,做議題的目的並非為了證明善惡,而是要改變事情的走向。

回顧倡議一路走到現在最大的改變,張卉君認為她開始懂得捨棄過去的標籤化、善惡二分法,會站在不同的立場,嘗試用同理心建立溝通對話。因為如果不去和人溝通,保育就沒有辦法往前走、議題也推不動,「人不見就沒有問題了」這個想法也根本無法成立,她再次強調:「『人』是在議題中我覺得很重要的考量點。」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關懷生命協會、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挺挺網絡社會企業、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協辦:圭話行銷/「一企業一公益」專案   01這個課程的話我們現在要來講的是突破同溫層,那我現在要來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在2011年的時候就在台北市動物之家擔任志工,然後現在工作的話在做社群經營,那目前經營的社團的話有「柴犬司令部」、「走失協尋認養」跟「小屁柴」就是我自己的狗,這是我自己的狗跟我有,我現在目前有兩隻狗,一隻柴犬,一隻米克斯這樣。...

閱讀全文: [行銷營] 鄭伊純 -...

本次研習課程搭配海洋教育議題,邀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莊守正老師主講。莊老師的研究領域是漁業生物學和資源管理學,投身「鯨鯊」研究及保育工作近三十年。本次將請莊老師介紹目前台灣的鯊魚資源利用狀況,以及國內外的海洋保育管理政策。...

閱讀全文: 莊守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