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人瑄/餵牠是為牠好?餵食之外,更對等的跨物種接觸(上)

摘錄:某次讀書會中,一位朋友問大家:「某私人動物園要開放民眾付費餵長頸鹿,你們怎麼看?」長期關懷動物福利的這群人,理所當然地一致反對,大家開始以「長頸鹿」為主詞發表意見:「長頸鹿是野生動物欸」、「長頸鹿可能因此挨餓(以便遊客餵食時牠會吃)」、「這樣長頸鹿會被打擾吧」,充分表現出「若這個舉動對長頸鹿有害,再怎麼樣都應該避免」的心態。

「我覺得遊客應該要先上課。」忽然出現了一個以「遊客」為主詞的想法。「若那家私人動物園為了營利考量、再怎麼樣都要讓遊客餵的話,遊客不該只是花錢買飼料,買一個餵食野生動物的權力,而應該是要花錢讓自己學習與成長。動物園可以收費,先給參與者上課,讓他們真正認識長頸鹿以及牠們在園區的生活,也學習餵食技巧,以及餵食行為對長頸鹿的影響。要讓他們『不虛此餵』。」

大家是否曾經思考過自己為什麼享受餵動物(如果你喜歡餵動物的話)?這樣的舉動可以讓你學習到什麼?在這個標榜動物園、野生動物園、觀光農場等都可以是環境教育場所、肩負教育使命的年代,這兩個提問絕非多此一舉,而是該機關單位和所有潛在遊客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亦即從行動者的學習結果,回頭檢視為何而教,以及教育目的是否達成。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瑩瑩」沒事做?--瑩瑩文/周如琪 綁著馬尾、面目清秀的瑩瑩,微微笑開口介紹自己:「我是『閒(îng)閒(îng)沒事做』的『瑩瑩』。」在家中排行老么,有兩個哥哥的她目前在自家開設的電腦車床公司任職,從台中科技大學日文系就近轉到銘傳日文系就讀,存有文科底子的她,很有書寫的經驗。 挹注行動 積極參與也許是因著住在花蓮瑞穗且親切的奶奶,於好山好水的環境中,在小小心靈種下了喜歡自然的種子,所以長大後的瑩瑩,總是相當自發地在假日從桃園專程北上,到台北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各項活動。其中,瑩瑩特別關心「公園生態化」的議題,不管是「萬華青年公園-原生魚種的維護」、「行天宮榮星花園-螢火蟲復育」、「木柵萃湖-螢火蟲棲地的規劃」等活動,都可以看見瑩瑩的蹤跡。...

閱讀全文: [寫手營]...

錢永祥聯訪:動物帶給我的翻轉文/王怡頻 在上錢老師的動物倫理學之前,對於動物倫理的概念其實很模糊.加上大學主修動物科學系,也就是大家聽過的畜產。聽完課之後,對於經濟動物有許多不一樣面向的思考,自己是該站在經濟主體上呢?還是該以推動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站在反對的一方? 錢老師說:「愛是讓對方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為牠的利益著想,尊重牠身為個體的存在,並內化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接觸動保的時間不長.但對於「愛動物」這件事還算有自信。從我尚在羊水中打滾時,家裡就有許多同伴動物的存在,例如:魚、狗、鳥。舊有的觀念都是籠飼,但始終忽略動物是個體,牠應該活出牠的生命,身為飼主的我,打從內心反省小時候曾經養過的寵物。...

閱讀全文: [寫手營]...

本次研習課程搭配語文領域,邀請到戮力於動物保護志業多年的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黃宗慧老師,以及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黃宗潔老師。兩位老師充分運用自身語文專業在諸多研究及教學中帶入動物主題,並共同撰寫《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一書於去年出版。...

閱讀全文: 黃宗慧、黃宗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