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騏/原住民獵場管理與野生動物保育的夥伴關係

摘錄:我自己比較不是常講動物權的人,因為我覺得礦物、植物、動物其實只是以人類對萬物的理解程度區分,植物難道就沒有情感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就像100多年前,很多人不同意動物有情感一樣。我想再過一段時間,大家對於植物有感覺這件事情也一樣會認同,所以我平常不太講動物權。但是講到狩獵、保育,我堅持動物福利,我也反對虐殺,凌遲,要殺就痛快的殺。

但傳統禁忌和習慣還存在嗎?提到很多禁忌跟習俗,包括「夢占」。現在上山打獵的獵人我碰到10個,大概有7、8個人,都說昨天夢到好夢。像我們在野外用陷阱捕捉動物時,我們沒辦法用夢占,如果我有夢占的能力,我就不會錯過我要捉的動物。這個禁忌的確能強化我們的永續利用,但在地知識有繼續傳承嗎?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本次研習課程搭配語文領域,邀請到戮力於動物保護志業多年的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黃宗慧老師,以及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黃宗潔老師。兩位老師充分運用自身語文專業在諸多研究及教學中帶入動物主題,並共同撰寫《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一書於去年出版。...

閱讀全文: 黃宗慧、黃宗潔 -...

主辦: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報導:從日本看見動物保護的活化與轉變延伸閱讀:https://thought-of-animal.com/index.php/database/73-2017-01-24-13-13-07/638-2020-01-13-09-11-21.html摘要圖片取自: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網站 01其實今天想要跟大家提的,是我們幾次去日本參訪的心得。畢竟遠從高雄來到台中,最後想再跟大家分享我們高雄在動物保護如何活化跟轉變。...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 鄭莉佳 -...

「瑩瑩」沒事做?--瑩瑩文/周如琪 綁著馬尾、面目清秀的瑩瑩,微微笑開口介紹自己:「我是『閒(îng)閒(îng)沒事做』的『瑩瑩』。」在家中排行老么,有兩個哥哥的她目前在自家開設的電腦車床公司任職,從台中科技大學日文系就近轉到銘傳日文系就讀,存有文科底子的她,很有書寫的經驗。 挹注行動 積極參與也許是因著住在花蓮瑞穗且親切的奶奶,於好山好水的環境中,在小小心靈種下了喜歡自然的種子,所以長大後的瑩瑩,總是相當自發地在假日從桃園專程北上,到台北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各項活動。其中,瑩瑩特別關心「公園生態化」的議題,不管是「萬華青年公園-原生魚種的維護」、「行天宮榮星花園-螢火蟲復育」、「木柵萃湖-螢火蟲棲地的規劃」等活動,都可以看見瑩瑩的蹤跡。...

閱讀全文: [寫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