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曼琪/史上第一個作為食品的科技動物通過上市—何謂人類進化的意義?

摘錄:
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是將外來遺傳物質移植到一個生物體內,重新組合、設計該物體之基因結構,用來改變其生理功能。怪魚的設計是結合鱈魚(ocean pout)及太平洋鮭魚的基因,植入大西洋鮭魚的基因內。重組的 DNA遍布在科技怪魚的全身,使其成長速度是野生鮭魚的兩倍,有的甚至變成畸形。基因轉殖工程目前正在進行三百六十多個魚種的實驗,因為人們常食用的海中魚類已經快要被捕撈殆盡。 改天造地的基因工程早已引起科學家、環保人士、消費者的激烈反對,因為基因食物有可能影響到人體內細胞中的功能規則,這種不知不覺的干擾是緩慢長遠的,自然法則的反撲遠慢於人類消化基因食物的速度。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研究院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活動:2019台灣白海豚保育教育與陸地觀測訓練 系列講座官網連結:http://twsousa.org.tw/?page_id=1305報導文章:無人空拍機鏡頭下 生態與綠能建設背後溫柔的暴力 * 摘要圖取自蔡嘉陽老師簡報  ...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 蔡嘉陽 -...

主辦: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報導:從日本看見動物保護的活化與轉變延伸閱讀:https://thought-of-animal.com/index.php/database/73-2017-01-24-13-13-07/638-2020-01-13-09-11-21.html摘要圖片取自: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網站 01其實今天想要跟大家提的,是我們幾次去日本參訪的心得。畢竟遠從高雄來到台中,最後想再跟大家分享我們高雄在動物保護如何活化跟轉變。...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 鄭莉佳 -...

主辦:動物當代思潮、台南新芽相關連結:https://ppt.cc/fRgi5x延伸閱讀:http://thought-of-animal.com/index.php/database/524-2019-01-01-07-24-25.html▸跨物種異常行為比較-以3種單獨被豢養的舊世界猴為例(2018)▸以行為為基礎的飼養管理-異常重複行為管理的整體性分析(2018)▸檢視目前圈養大象之動物福祉指標(2018)▸不同圈養環境條件對Lahore及Safari動物園非洲獅行為及福祉之影響(2018)▸泰國沒收充公懶猴之異常重覆行為(2018)...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