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重豪/「助魚好孕」:建設魚道、人工護送,北歐的鮭魚復育之路


摘要:
要人類與其他物種好好相處從來不是易事,以台灣來說,漁船在遠洋各處濫捕,經政府耗費4年整頓,好不容易在2019年才摘除歐盟給的黃牌警告;另外在河川生態上,堰壩林立形成十八銅人陣,政府雖闢建不少「魚道」方便通行,卻不諳各種魚類習性而多以失敗收場。

同樣靠水吃水的北歐何嘗不是如此?鮭魚是當地飲食文化基因,外國人若跟團到瑞典、芬蘭旅遊,大多都經歷過吃燻鮭魚、鮭魚湯喝到怕的經驗。而河流除了是鮭魚的家,更是發電來源,如芬蘭有330座水力電廠,佔總發電量達23%。於是在當地人嗜吃鮭魚、水力電廠開發的雙重夾擊下,波羅的海流域野生鮭魚的蹤跡已從100多條河川遽減到30條。

為了挽救這個頹勢,過去北歐人什麼都做了,闢建魚道,甚至拆掉舊水壩,卻都還是左支右絀。末了,最聰明的北歐人終於想出最笨拙的方法——用卡車載鮭魚越過水壩!

土法煉鋼,到底行不行得通呢?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本次講座主題為「『疫』同生活的一件好事愛動物」,希望由講者所分享野生動物、經濟動物以及海洋生態動物的處境,讓參加者能在艱困疫情當下,保有對動物的同理心,選擇與動物和平共處的方式,在這片土地與美麗海洋,和牠們一起好好生活。 主辦單位:好好愛牠協會合辦單位: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友善動物...

閱讀全文: 龍緣之 -...

本次研習課程搭配自然領域,邀請到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老師,以及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劉湘瑤老師。本次將請兩位老師分享在推動生物以及科學教育方面的教學經驗。 講師:林思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劉湘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報導:自然科學與野生動物...

閱讀全文: 林思民、劉湘瑤 -...

主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USR浪愛齊步走-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協辦單位: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弘光科技大學動物保健學士學位學程、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活動連結:...

閱讀全文: [動保101種方法]...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研究院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活動:2019台灣白海豚保育教育與陸地觀測訓練 系列講座官網連結:http://twsousa.org.tw/?page_id=1305報導文章:尋找離岸風機與白海豚共存之道——水下噪音如何監測與減輕     01...

閱讀全文: [專題講座] 湛翔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