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說到皮草,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時曾經蔚為風潮的貂皮大衣,但在日常生活中,療癒人心的絨毛吊飾,乃至於假睫毛、圍巾、髮飾上的毛球、包包、鞋子的內裏,甚至是逗貓棒,都屬於皮草產業的一環,人們常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皮草消費。

今年8月,好好愛牠協會 舉辦「『疫』同生活的一件好事愛動物」系列講座,場次三邀請到長期研究中國動物保護的龍緣之博士,以「你戴上的豈只一點皮毛?」為題,分享交織在皮草產業中的血與淚。

在中國,除了皮草產業中的常見的水貂、狐狸等,貓狗等伴侶型動物也經常被當作皮草原料使用,剝下皮毛的肉也會流入市場,成為人們口中的「野味」。談到為何如此關注中國的皮草產業,龍緣之表示,在中國野生動物產業中,皮草產業佔最大宗,光是就業人口就佔了50%以上,產值接近4,000億人民幣,使得中國皮草產業在Covid-19疫情下也難以被撼動。

此外,皮草產業涉及的議題也相當廣泛,動物福利、環境汙染、人類健康都牽連其中,不容忽視。

全文:你戴上的豈只一點皮毛?談皮草產業中的動物苦難
作者:梁芊嬅(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講座:你「戴」上的豈只一點皮毛

頁首照片:在批發市場待售的貉皮草。
照片來源:flickr@animalequalityuk(Animal Equality International)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活動連結:https://www.lca.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5   簡報內容未經許可,請勿擅自取用,如欲使用,請先來信詢問。...

閱讀全文: 林怡君 - 畜牧新世代

你好,英雄托瑪斯文/朱奕翰 原意為「英雄」的「托瑪斯」,是布農族語的台灣黑熊。台灣黑熊和台灣這塊土地的人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曾經,台灣黑熊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霸主,流傳著許多傳說故事,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崇高、神秘的形象。但你真的了解牠們嗎?讓我們來一窺究竟吧! 台灣黑熊的家在哪?台灣黑熊的分布範圍從海拔300到3700 公尺,在其他國家的黑熊甚至有到海拔4000 公尺以上的紀錄,可見牠們的適應力很強, 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海拔1000至2500 公尺,且人跡較稀少的地區,1000 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地區則較少見。 台灣黑熊會冬眠嗎?身處於溫帶地區的熊類,例如棕熊、美洲黑熊,由於處於冬季嚴寒、食物匱乏的環境,這些熊類會在秋季時,儘早大量攝取食物,將能量轉換成皮下脂肪儲存,以便進入冬季時可以維持冬眠狀態,降低活動量,減低身體不必要的熱量支出。然而,生長於熱帶地區的台灣黑熊,即便在冬季,依然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可以取得,所以不需要進入冬眠狀態。...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