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研究團隊規劃了一套教學模組,改以先在課堂中分享黑猩猩的生活故事,介紹牠們的家族、情緒感受等,到動物園再由保育員接力分享,引導如何正確地觀察黑猩猩。「我覺得阿美彷彿吃了長生不老藥,因為牠今年已經51歲了!」「牠們那黑黑的表面下,其實是充滿情感的 ……」「我認為牠跟我個性很像。」在聆聽黑猩猩的故事課程後,學生非常期待與牠們見面和互動,在動物園現場也能夠長時間做觀察紀錄、更主動看解說板。

事後的研究調查也顯示,學生無論是在同理心、認知移情上皆有明顯提升,甚至感同身受,延伸到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園的吵鬧聲讓我覺得牠們很可憐」連學校教師都非常詫異學生的表現!

全文:每個角落都是老師──不只有動物的動物園
作者:黃丞毅(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講座:動物園的設立與教育

頁首照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本次講座主題為「『疫』同生活的一件好事愛動物」,希望由講者所分享野生動物、經濟動物以及海洋生態動物的處境,讓參加者能在艱困疫情當下,保有對動物的同理心,選擇與動物和平共處的方式,在這片土地與美麗海洋,和牠們一起好好生活。 主辦單位:好好愛牠協會合辦單位: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友善動物...

閱讀全文: 顏端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