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乍看之下,這樣的課程設計似乎無法讓學生找到「答案」,但簡妤儒認為,透過深入理解各種關係的運作,並且整合科學與實證的證據、拆解衝突的來源,才有可能改善制度設計,創造更好的社會。她指出,有動物學家、獸醫的加入與討論,才能找出動物議題中「科學研究」的實證,而設計制度、找出解決方案是政治學試圖解決的議題,需要有跨領域的合作,才能共同面對不同的衝突。

......吳宗憲也認同簡妤儒的看法:「動物政治學得以運作,討論和政策制訂時都還需要動物行為學家、獸醫行為專家的加入。」與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科學並不一定有一套「標準答案」,但要化解一個動物議題,卻需要兩個領域的跨域合作,這也彷彿對應著「跨領域教學」背後的精神。

全文:沒有標準答案的課堂:政治學與社會學的動物圖像
作者:吳昱賢(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頁首照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單位: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關懷生命協會(依筆劃排序)報導連結:吳宗蓉/當綠能遇上濕地:衝突中協商,「環社檢核」的倡議哲學  **建議開啟字幕 我想既然大部份都是NGO的伙伴,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變動的狀態,其實會有點現實上的差異。 今天我會就我這一兩年來做的議題工作的內容來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可能因為不是做動保議題,所以我分享的案子就不是和動保有關係,但是是和生態有關係的,所以搞不好對大家來說還是有一點感覺的。...

閱讀全文: [2020倡議營] 李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