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應用諮商探究同情疲勞之心理機制─以動物保護行政人員為例
講者:郭怡貞(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助理)
大家好我是郭怡貞,我現在為大家報告的就是應用諮商探討同情疲勞的心理機制,其實就是在這四場諮商中,將我們的研究問題融合進團體諮商裡面。利根老師和巧玲老師會在團體諮商裡面口頭問大家這些問題,我們全程紀錄大家,錄影以及逐字稿,彙整成現在的報告和大家分享。我們的研究問題一共有五項,第一是,同情疲勞的來源是什麼,同情疲勞是什麼?第二個是同情疲勞的影響是什麼,像是同情疲勞對動檢員的生活有什麼改變之類的。第三個就是,如何去覺察發現自己有同情疲勞,發現自己有這個狀況之後,才可以去採取措施怎麼去預防怎麼去療癒。第四個是怎麼解決同情疲勞。最後一個就是影響同情疲勞的因素有哪些。
那我們現在來看第一點,同情疲勞產生的來源和過程。根據資料,這些動檢員的壓力,同情疲勞的來源,最主要有兩項:一個是第一線接觸的動物的苦難,如遭受車禍的動物,或者安樂死的動物,動檢員有了同情,就會有心痛的感覺,心疼這些動物;第二個就是工作上的困難,大家知道動檢員的工作非常多,在工作這方面上會讓他們非常的疲憊。他們有接觸到痛,加上工作疲憊,有可能就會造成他們的同情疲勞。
首先我們來看動檢員第一線接觸動物苦難,可以分為三點,第一點是手術相關風險,可能是車禍之後或者病重的動物;第二點是安樂死,動檢員可能必須要把狗狗安樂死;第三點是屠檢業或病理室的經驗,這裡是很多動檢員他們就有屠宰員或者病理師的經驗,他們可能在進入公部門之前,做過屠宰衛生檢查的業務,所以他們在那個工作環境下,看過很多比較血腥的畫面;或者他們在獸醫係的時候,他們在病理室待過,會接觸到一些實驗動物,有可能會有電死一隻白老鼠之類的,這些都可能造成他們的創傷記憶。
在我們的整理之下,這三種經驗中,最令他們無法忘懷的其實是安樂死給他們帶來的衝擊。這裡就有一個動檢員告訴我們,他剛開始做動檢員的時候,要做安樂死,一口氣要送走四十多隻的狗,這件事已經過了很多年,還是不能忘懷,一想起來還是會有悲傷的情緒,這很明顯是一個創傷的經驗。第二個,工作上的困難,也分成三點,第一點是工作量太大,接下來是動檢員就是夾心餅乾,有苦難言,最後一個是組織內部的困境。單獨來說,第一個工作量太大,這可能對動檢員非常的不利,剛才我們提到動檢員接觸到動物的苦難,在心裡形成一個傷痛,你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體力去療癒自己,但是動檢員的工作又一直來,他們就說沒有喘息的空間,接踵而至的,之前的創傷就沒有被撫平,再加上新傷,所以就是舊傷加新傷,這就是一個很不利的狀況。
再來就是動檢員是夾心餅乾有苦難言,動檢員其實是夾在很多人之間的,要聽取民眾的意見,自己也有意見,那背後還有議員,里長,要應對自己的長官,行為也要守法,其實他有個方面的壓力,全部都要壓在動檢員的身上,其實有時候還要面對不理性的民眾,這裡就說到還有人拿石頭丟過動檢員。為了因應各方面的壓力,動檢員不得不陽奉陰違。因為現在沒有安樂死,所以收容所的動物已經多到沒辦法再收納多的,所以動檢員要儘量不去把動物抓回來,可是民眾、里長就會覺得為什麼你們不去執行業務呢?就會一直打電話進來讓動檢員去抓狗,那動檢員這邊也沒有辦法去抵擋住這些壓力,所以就變成他們要出去演一場戲給他們看。然後他們就說「捕捉技術好,不是說吹箭,然後回來的叫做技術好,而是你怎麼吹,都吹不回來,才叫做技術好」。這樣的分享,大家就覺得很好笑,發現為什麼台灣的動檢員的業務會變成這樣。
再來就是講到組織內部困境,前幾點就是組織內部通常會遇到的,長官的態度,與同事之間的相處,很忙的時候同事會不會幫助你啊,或者是有的同事很輕鬆,有的同事業務很重。第三個是繁瑣的行政程序會讓公務員的裁量權不足,他們會受制於法規壓力,還有里長、議員、長官的壓力,整個都會讓動檢員難以動彈。第四個就是剛剛說到的,法規的壓力。有一位動檢員跟我們分享,覺得法規就像牢籠一樣,他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常會擔心別人會說他是圖利罪之類的,他會覺得,他明明是想做好的事情,但是外界會扣一些帽子在他身上。最後一個就是缺少保險的機制,動檢員常常要出去到外面救援狗狗之類的,有時候會狗狗會卡在水溝,或者是一些奇怪的地方,但其實動檢員他們並沒有專業的器具,他們也沒有受過這些專業的訓練,可是那些狗就在眼前,民眾也在看,所以有時候不得已還是要去做,但是又有可能被狗咬傷,或者被貓抓傷,但是這些額外的事情政府也都沒有幫他們額外的做保險,這一部分也是非常不足的。
再來就是第二節,同情疲勞帶來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從身體上的症狀、心理上的變化,行動上可能導致離職,以及有些人會說其實同情疲勞也會帶來一些正向的影響。我們先看身體上的症狀,就是失眠啊,睡不好,偏頭痛或者腰痛,比較嚴重的就是會出現幻聽,覺得那支24小時緊急救援的電話一直在響。然後再來就是有侵入性思想,有人就跟我們分享,每個禮拜一,他看到一輛車,一個醫師在那裡執行安樂死,他不是那個執行安樂死的人,他只是看到,一看到那輛車就知道有動物一隻一隻的被送上西天,他就會很痛苦,那個畫面也一直在,他也一直有那輛車的影子,不斷的出現那樣的思想,這也對他的健康造成了蠻大的影響了。再來是心理上的變化,基本上就是有倦怠感、憤怒以及焦慮。再來就是有無意義感、無力感、以及很沮喪,這裡有一位分享人就說,覺得不同的團體都有一些固有的觀念,跟長官認為這樣做才是對的,對民眾的態度,還是我們還是做我們自己的,我們方便就好,還是說行政程序上要做到很完美等等,然後他就會覺得他被夾在中間,會覺得這樣每天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嗎?想要離職去加入動保團體,覺得動保團體比較自由,不會被夾在中間,被綁住。看到這裡,其實發現很多人都很關心動物,很喜歡動物,他們也很想要去從事這方面的事情,去幫助動物做事情。再來他們可能在動保圈做久了就會被消磨熱情,就會麻痺,靈肉分離。
這一位分享者說話就可能比較激動一點,他覺得動檢員會得精神分裂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覺得他每天好像都被罵、被嚇,像龜孫子一樣,覺得自己做人很假,面對長官、面對別人都在卑躬屈膝的,覺得自己很像是在做招待的,其實就是還蠻淒慘的日常生活。再來就是行動上,同情疲勞導致他們想要離職,因為在工作上沒有時間和空間讓自己療癒,又不停的接收到壓力,其實是很不好的。所以有人說「乾脆大家一起離職,一起出來弄一個動保團體,我們從公務界出來,我們很了解公務界,了解政府在做什麼事,了解政府的漏洞。」再來,也有人分享了正向的影響,第一位就分享到「之前做過人道的(安樂死),所以覺得最痛苦的都已經過了,感覺行政的就沒那麼痛苦了」。也有人分享「只要在動物保護科待過的人,調到任何的地方都覺得是如魚得水,因為動保科真的是很考驗人的一個地方」。
接下來就是第三節,到底我們是怎麼發現同情疲勞的?因為察覺到同情疲勞就是解決同情疲勞的第一步,你必須要有察覺之後才可以採取一些行動。這裏也有一些動檢員給我們提供的例子。第一個就是自我提醒,「在工作中要時時檢視自己(就是要一直回頭看自己),要在內心建立一個旁觀者(就是自己要把自己和問題分來,以旁觀者來觀察自己和問題)如果觀察到自己的狀況是不好的,就要把自己拉回來」。第二個就是冥想。有動檢員就在我們工作坊的冥想當中說「冥想之前就知道自己有受傷,但是不知道自己受傷這麼嚴重,之後痛苦一直累積,自己都沒有察覺到。所以一直都沒有好,但是在冥想之後,在強烈的感覺之後,可以正視這個問題、去療癒」。另外一個人說「冥想就像作業系統登出一樣,其實人就是跟機器一樣,比機器還要複雜。機器都還要維修,但是人就是上班、上班,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更沒有時間來觀察自己的內心有沒有受傷,所以冥想就是給自己平靜的時間,作業系統登出,覺察到內心,再根據需要做出調整」。第三個是靈光乍現的覺察,覺得這個蠻神奇的。有一位動檢員說「以前釋放壓力的方式就是哭,也沒有什麼釋放壓力的方式。有一次她也是一直哭、一直哭,後來去照鏡子洗臉的時候,發現自己怎麼哭的這麼醜,被自己嚇到,後來那一瞬間有那個想法,好像突然開竅了,一切變得雲淡風輕,為什麼自己要過度重視這一些事情,我其實可以調整心中的壓力,不用這麼過度去重視。」所以從那次之後,她就會找一些別的方式,像是聽音樂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接下來是第四節,動檢員都是透過什麼方式來解決同情疲勞的呢?會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從個人層次,是保持距離,正向面對,其實是自己可以來調整的,比如說運動跟休息,保持心理距離。這裡就有動檢員分享說「做動檢員做久了,會趨向一個中間值,如果你很愛動物,看到動物安樂死,你一定痛苦到影響工作的動力。可是如果很不喜歡動物的話,就會覺得自己做這些工作有什麼意義,忽然覺得很冷漠。所以他就說動保做久了之後,你就知道要適當去調整一個心理距離,這樣才有辦法讓自己不受傷,也可以把業務順利的完成。並且要用正向心態去面對,就不會陷入悲觀的狀態當中。」第二個就是成就感、宗教藝術来解决。有動檢員就跟我們分享「在動保界做了很久,就會有各式各樣的痛苦,痛苦就是可能是眼前這疊抱枕,但是痛苦太多,都沒有辦法挑出一個。既然痛苦太多挑不出來,那就選他的反面,成就感。」反而他是挑成就感說,這邊其實看得出來,他的內心做了一個轉換,不是專注於痛苦,而是用心裡的經歷去專注於有成就感的事情,讓自己去做有成就感的事情,這樣的話就不會那麼痛苦。或者有的人通過宗教誦經或者聽音樂唱歌,也可以減輕壓力。
再來是方法層次的部分,方法層次是透過教育,學習一些新的應對壓力的技巧。有動檢員分享到「其實之前不知道自己有受傷的時候,其實這個狀態是不好的,因為他就會一直、一直受到傷害,可是在他了解到這件事情是一件傷害的時候,他就會求救,找別人幫忙,或者做什麼事情來預防。」所以其實透過教育來取得更多的知識,對動檢員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聊到了同情疲勞,就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做出事情來預防,去治療。再來就是系統層次的部分,有社會支持和組織支持的兩個方面,社會支持就是親朋好友,你的家人是不是對你的工作是肯定的,就有這一位動檢員跟我們分享「如果親朋好友知道自己是獸醫師,就會有崇拜的感覺,所以他就會很開心」可是其實也有人認為,人類的事情已經管不完了,怎麼還有時間去管動物的事情?就是對這些工作比較不肯定,就會讓他們很難過。那組織支持的部分就是希望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環境,不會那麼綁手綁腳,獲得長官的支持,也可以有公平的分工。
再來就是第五節,影響同情疲勞的因素。有哪些是影響同情疲勞的因素呢?可以分為這五點來看。第一個是我們發現其實年齡、年資其實影響到滿多的,有很多動檢員都想到,其實你年紀過了就不會那麼在意了,有一位說「我現在五十幾歲了,我就告訴自己,我之後就可以把責任放下」。年紀輕的時候就會把很多東西看的比較重,但是年紀大了之後,就會覺得什麼東西都看過了,比較不會造成壓力了。第二個就是分離,其實前面也講過,就是要跟工作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你離的越近,你越容易受傷,這位分享人就說「這工作做一做就會靈肉分離,因為在工作的時候理性要出來,在面對長官或者別人的時候,要保持理性,不能讓情緒出來,不能罵回去,但你自己的委屈和情緒都壓在心裡面,就會變成有一種隔離的效果,這也是一種保護。因為不這麼做的話,把這些情緒帶回家,會渲染的更嚴重。」所以,分離就是要教你要掌握一個適當的距離。再來就是成就感,就是同情滿足,這位動檢員就分享到,他是第一線接觸到動物,可是對動物來說已經是最後一線了,如果我不去救他,那還有誰會去救他呢?所以他就會覺得,我拿到這份工作是很驕傲的,我可能沒有很多的能力,或者我的器具是不夠的,但是其實這是動物的生命,我現在把它救起來,就是影響他的一生。所以就認為這樣的工作可以給他帶來很大的同情滿足、成就感,所以他說雖然這個體制是牢不可破的,但是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地方去發揮,找到自己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這樣他就可以有熱情,繼續去工作。
再來就是對工作的心態,就是保持著正向的心態,也有人就是保持著學習的心態,就會覺得學習一項新的業務,可是也有人是保持著做做樣子的心態,那也是一種保護的方式,就是剛剛提到的陽奉陰違,因為他如果真的那麼認真的話,就要把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那就是根本不用下班,可是這樣也是沒有幫助的,所以對工作的心態是需要自己去調整的,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第五項就是對動物的態度,喜愛或者是無感,這裡其實蠻好理解的,如果是對動物很喜愛的話,一定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支持的力量,因為在工作中跟動物有第一線的接觸,特別的是,我們也有訪問到一位動檢員,他就是對自己養的動物比較有感情,所以看到車禍很可憐的動物,或者安樂死的動物,他就說反正不是我養的寵物,就是他其實沒有投入很多的感情,他也不會產生同情疲勞。這件事很神奇,因為他沒有投入感情,他就不會產生同情疲勞,就不會受傷,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保護。接下來,我們就繼續訪問他,這樣會不會影響到他工作的專業,會不會工作的時候他就隨便做一做就好了?他說不會,因為他是一位獸醫師,他受過專業的訓練,秉持著專業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所以這樣的話,他可以不受傷,又可以把事情有效率的做好,這是很特別的一個案例。所以基本上我們的整理大概就是這五個重點。
其實大家看過這五個整理,大家可以發現其實對動物有感情就是一個雙面刃,如果好的話,你就可以得到同情滿足,很喜歡這個動物然後我去幫助牠,就可以得到滿足感;但是負面的效果就是,我可能會因此有同情疲勞,可能就會覺得牠好可憐啊,但是我的力量就這麼一點點,不能幫助到牠們全部,就變成了同情疲勞。那在這當中,決定這一切的因素,其實就是去找你跟動物之間的感情距離,如果你可以跟牠保持在比較適合的距離,偶爾可以跳脫出比較不好的情緒中的話,就可以兼顧既可以把事情做好,也可以得到成就感,這樣其實對動檢員是比較好的。可是現在動檢員面臨到的是工作上的困境,就像剛剛提到的,長官不是很支持他、資源不夠、人力也是不足的等等,這樣是不是會導致動檢員更冷漠,他們乾脆不要投入感情,就是麻木地把事情做一做就好了,這個就是我們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以上就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