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習課程搭配自然領域,邀請到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老師,以及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劉湘瑤老師。本次將請兩位老師分享在推動生物以及科學教育方面的教學經驗。

講師:林思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劉湘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報導:自然科學與野生動物 如何做好教育推廣?


從城市傳說到科普教育
講座摘要:周怡汝(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身兼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與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的林思民老師,本身是蜥蜴專家,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於2008年起陸續發表新物種如翠斑草蜥、鹿野草蜥、金門緬甸蟒、太田樹蛙等,還有「烏龜會算數」的數感研究成果,近年則在進行大安森林公園鳳頭蒼鷹繁殖的影像直播。平日除了科學研究與教學外,也關注林務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喜歡養殖小動物。

異寵、龜、猛禽、蜥蜴、蛇和研究成果是林思民老師最常被邀請去演講的主題,本次演講就藉由蛇和大家談談科普教育類群中奇特的現象。首先提出的問題是,怕蛇是先天行為還是後天的呢?根據現科學家過去做的研究發現,人類──特別指小孩──其實害怕許多東西,例如怕高、怕水、怕陌生人等,至於蛇類,經過實驗後依舊沒有辦法斷定對蛇有所恐懼一事是天生而為,或是受到後天影響而有所改變的。不過,老師特別談到,害怕蛇類並不可恥,也不是要大家不去懼怕,如果能夠透過教育工作讓大家更了解自己所害怕的事物,這對於動物保護或野生保育都是往前邁了一大步。

而蜥蜴與蛇的差異在哪裡呢?首先需說明,並非所有蜥蜴都有腳,蛇蜥就是個例外。蜥蜴死亡會閉眼,而最獨特的是蜥蜴有眼瞼與耳孔;蛇通常沒有腳,但有退化的痕跡器官,像兩個鉤子狀的腳在腹部底下,死亡時眼睛呈現睜開狀態。蛇的身體比尾巴長,但可以看尾巴的方式區分公母,公蛇有2個半陰莖,所以公蛇的尾巴又大又粗,母蛇的尾巴又細又短。蛇的移動方式也被發現從原本以為的四種新增至五種,有橫向起伏、直線運動、側向纏繞、手風琴運動和套索運動。

經過不斷的演化,兩棲爬蟲類的生殖方式也從傳統認知的卵生、卵胎生與胎生,到只有卵生、胎生之分。青蛙可以直接胎生青蛙和小蝌蚪,也可以卵生。而蜥蜴中有既可以卵生又能夠胎生的三趾石龍子,也有可以生出自己體型二分之一、又不會斷尾的石龍子,這些都是令科學家驚訝的發現,也打破許多民眾的認知。

談到蛇,絕不能不介紹牠的毒性。傳統認為三角頭蛇是毒蛇,但不盡然,只是圓頭蛇通常出現在低緯度地區,三角頭蛇通常在高緯度地區生活。在英文中,形容一物種可以釋放出毒性,若遭其咬傷,可能中毒致死的,稱為「venom」;而「poison」則相反,是指該物種本身即具有毒性,因此若咬傷該物種,極有可能會中毒身亡。舉例而言,箭毒蛙是poison frog,意指箭毒蛙本身有毒,而主動咬箭毒蛙,該物種有可能會被毒死。

林思民老師認為由國民對待蛇的態度,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在動物福利上的成熟度,而由國民對待蛙類的態度,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面對一般民眾,會鼓勵接觸、了解懼怕的東西,如果是要擔任種子教師,則是希望能了解其中的危險和毒性,平時可以透過科博館或科教館的展覽,以及文創商品學習了解兩棲動物,降低恐慌的販售。

活動錄影

課程簡報
*欲使用簡報內容,請先來信聯繫。


我與動保的關係
講座摘要:周怡汝(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與生命科學系合聘教授,也是現職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理事長的劉湘瑤和大家分享她重要的生命經驗。從小住在屏東鄉村,常常有蜘蛛、蛇、老鼠在家出沒的她,和會感到害怕的家人相較起來,一點都不恐懼。從小學五年級起便有製作標本的經驗,但進入大學以後其實主攻植物生態研究,常常在山區視察,促成她到師大環境教育系任教的機緣。

會接觸到動保的領域,一開始是因為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環境倫理這門課中會談到生命多樣性的價值,而Stephan Kellert《生命的價值》這本書中,作者對人與野生動物的看法帶給她許多啟發。至於會持續關注,其實是受到學生的影響,她曾指導過的學生研究國小、高中、古詩中的動物觀念與詮釋,加上輔導社團「動物陣線」,也因此講過不少「人與生物」的主題。2020年透過活動認識Marc Bekoff慈悲的保育觀點和克里斯提《不自然的同伴關係》(Unnatural Companions),動物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的矛盾理念,讓她開始思考和Peter Christie《愛為何使生物滅絕?在野生動物瀕危的時代,檢視我們對寵物的愛》一樣的問題,即人類所謂的動物保護真的是為動物好嗎?

動保(無論是談動物權或動物福利)議題教學是科學教育很棒的闡述,而在講座中更介紹了從科學教育研究角度來看,其分社會性科學議題SSI、社會爭議問題SAQ和脈絡中的科學(Science in Context)三種類型。而老師透過詢問學生社團中有多少學生養「寵物」或「動物」,了解學生是將狗狗貓貓視作是資產(寵物)還是獨立的生命(動物),並用「同伴動物」稱呼牠們。除此之外,老師也藉由動物保護議題的價值辯證,讓學生了解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動物,又哪些動物是受保護的對象;而在外來種的處置與生命教育上,利用青蛙為例,讓學生有「外來不等於入侵」的觀念。最後,老師認為人類才是大自然的大攪拌器,生物都是會相互影響(All Lives Matter),能夠做到環境、社會與經濟共生、共融、共好,才能達到生態永續,以此作為整場講座之結語。

活動錄影

課程簡報
*欲使用簡報內容,請先來信聯繫。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主辦:關懷生命協會、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挺挺網絡社會企業、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協辦:圭話行銷/「一企業一公益」專案   01這個課程的話我們現在要來講的是突破同溫層,那我現在要來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在2011年的時候就在台北市動物之家擔任志工,然後現在工作的話在做社群經營,那目前經營的社團的話有「柴犬司令部」、「走失協尋認養」跟「小屁柴」就是我自己的狗,這是我自己的狗跟我有,我現在目前有兩隻狗,一隻柴犬,一隻米克斯這樣。...

閱讀全文: [行銷營] 鄭伊純 -...

主辦單位:台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關懷生命協會(依筆劃排序)報導連結:吳宗蓉/當綠能遇上濕地:衝突中協商,「環社檢核」的倡議哲學  **建議開啟字幕 我想既然大部份都是NGO的伙伴,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變動的狀態,其實會有點現實上的差異。 今天我會就我這一兩年來做的議題工作的內容來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可能因為不是做動保議題,所以我分享的案子就不是和動保有關係,但是是和生態有關係的,所以搞不好對大家來說還是有一點感覺的。...

閱讀全文: [2020倡議營] 李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