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妤/逃離動物實驗的宿命 器官晶片助攻、增效能

摘錄:高中活體解剖實驗,是不少「第三類組」同學的共同回憶。那隻作為課堂祭品的青蛙,被同學用乙醚迷昏,或是以腦脊髓穿刺終結性命後,肚皮便開始被劃上第一刀、第二刀,內臟也一副、一副地被取下,供同學觀摩、學習,直至軀體遭掏空、臟體不再跳動。

這或許是某些人回憶中的情節,但也不是每個故事皆循規蹈矩,其中不乏青蛙喪命於意外的「工傷事故」,又或者「親手宰殺」的行為太過殘忍,讓有些同學下不了手。活體解剖實驗,成為實驗動物們無回頭路的死亡之旅,還有中學時代既殘酷又鮮明的特殊經驗。

「青蛙先用乙醚麻醉後再解剖,是否即為人道?」、「基於『使用者描述』,部分同學恐懼活體,部分同學則會玩弄生命,那麼活體解剖實驗是否恰當?」交通大學「生醫設計與實作」的課堂上,同學提出反思及質疑,期盼能透過教具設計,取代青蛙的壯烈犧牲。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活動連結:https://www.lca.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5   簡報內容未經許可,請勿擅自取用,如欲使用,請先來信詢問。...

閱讀全文: 林怡君 - 畜牧新世代

《探索動物園的可能想像》活動說明:吳宗憲教授 揆諸過往的動物園歷史,並不難發現,人類最初之所以設立動物園,有時是為了顯示個人財富,向外宣稱自己能夠蒐集世界上的奇珍異獸,有時是為了展現國家權力,表示統領國界內權威的絕對性,因此越難以馴養的動物,越是動物園的最愛,也常用來作為國家之間餽贈的標的。 因此,儘管當代許多人們在不經思索之下,會直覺地宣稱動物園的存在,是為了大眾教育、科學研究而存在,但如果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來說,當初圈養動物以炫耀財富,及彰顯國力的目的,才是動物園所以創立的原因。 雖然現代社會中,前述那種炫耀性的目的已經消逝,但似乎逐漸被娛樂化與商業化目的所取代,我們不難發現,當代「為教育」、「為科學」的正向宣稱,還是一種為了使「存在即合理」所做的事後修飾,因為,這些之所以讓「動物園」存在的正向理由,實際上都禁不起嚴格的檢驗,因為,許多動物園中的動物,因圈養而影響了其動物行為,已部分失去了科學研究的功能,而實證調查也顯示,民眾赴動物園,多半是為了娛樂及家庭聚會,這點加上逐漸賦予動物園自負盈虧的任務,也產生將動物園向商業利益靠攏的結果。...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