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慧/人的「鼠」性(上):為什麼老鼠既是英雄又是害獸?

摘要:
習慣用生肖吉祥話來拜年的人,在先前的農曆年節期間應該會發現,關於鼠年的吉祥話,還真是「一句難求」,只能以「鼠一鼠二」、「好運鼠於你」、「數錢鼠不完」這類的諧音湊合著使用。事實上,歷來提及老鼠的成語,也千篇一律都是負面的:鼠竊狗偷、目光如鼠、鼠腹雞腸、獐頭鼠目……,老鼠和狡詐、鬼祟、賊頭賊腦的形象,總是脫不了關係。

然而,人類在科學、醫學領域方面的研究與發展,都對老鼠依賴甚深。單以心理學實驗來說,美國心理學家托曼(Edward Tolman)早在1938年時就曾說,心理學上的重大發現,幾乎都可以透過不斷實驗與分析老鼠的迷宮行為來獲得——除了超我(superego)這類的問題之外。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

本次研習課程搭配社會及媒體識讀領域,邀請到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吳宗憲老師,以及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簡妤儒老師。首先請簡妤儒老師與吳宗憲老師分別簡談「動物」在「社會學」、「動物」在「政治學」當中的樣貌與連結,最後安排綜合對談,歡迎參與者提問與兩位老師交流。...

閱讀全文: 簡妤儒、吳宗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