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吃之前,想三秒,牠可以更有尊嚴:經濟動物福利的重要性與消費者的關聯

講師:林怡君/布里斯托大學臨床獸醫所動物行為及福利博士

大家好,我是林怡君,主要在做經濟動物福利的研究,剛剛黃老師的演講是真的是非常精彩,講到很多倫理上面的議題,默默的,經濟動物這塊也中了很多槍,事實上,畜產業或者是經濟動物這一塊呢,他跟一般大眾有一個鴻溝在,所以可能有很多地方大家會有很多的誤解或者很多的誤會。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我們的經濟動物到底有沒有被mistrip。

    談到經濟動物,我想要問一下在場吃素的朋友,可不可以舉個手?可以看到吃素的不算少數,其實也滿多人是吃素的,那其實就我們有一個調查報告,台灣佔全球素食人口來說非常高,排名僅次於印度,全球吃素的比率有多少?印度高達40%,有部分的原因是,印度有印度教佛教還有部分的佛教,他們都是主張對動物比較友善的對待,所以他們吃素的比率會比較高,那台灣呢?台灣也是因為宗教的因素,那他這個10%其實算裡面呢,其實包含的是有早齋,或者是有初一、十五吃素的那種。

    我們可以看到如西歐,德國也是滿高的比例來吃素,那實際上台灣的素食人口,我們自己的調查,真正三餐全部吃素,不是宗教的早齋或者是晚齋或者是初一、十五這種,大概約只有3%到5%,因此,實際上真正吃素的人口,其實沒有報告調查得來的這麼的高,但是也不少了。

    當然,吃素的原因有很多種,從宗教也好,剛剛有同學講到的動物保護,從關懷經濟動物,或者是從同伴動物去延伸到經濟動物的關懷,當然還有很多種其他的原因,包括健康、環境或者是單純就是因為他不喜歡肉味,不喜歡動物的味道,那其實吃素或不吃素沒有什麼好批判的,只是一個個人的選擇。

    從農場到我們的餐桌,這個距離到底有多遙遠?有沒有人想過這件事情?我們看到的肉為什麼可能對於經濟動物來說,看到的肉或是看到魚肉好像比較無感一些?這個是因為我們跟他的距離其實是相當遠的,我們跟動物的距離,跟農場動物的距離,其實是有距離,有一段鴻溝。

    所以,看到餐盤裡的肉的時候,比較難去做這方面的聯想,比較不會像在面對同伴動物。實際上,我們從農場、從產地來說,產地就是我們飼養的農場、乳牛場、肉牛場或者是豬場、雞場等等,他要到我們桌上,成為那盤佳餚,需要經過很多道不同的手續,那除了飼養、成長之外,中間需要的是運輸,那從農場到屠宰這段,運輸到屠宰場,宰殺了之後,再經過加工包裝再繼續送到下一個定點,超市、餐廳等等,才會到我們說上這個雞腿也好,或者是雞胸也好,甚至是一塊大腿排也好。

    當你看到你餐盤的那盤佳餚的時候,你看不到牠的臉,就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他的臉,我們看不到牠的飼養過程、無法了解生活環境,因此,對於農場動物或者經濟動物來說,同感會少一點。在這趟過程當中,我們能夠瞭解到多少?到底經濟動物的福利為什麼重要?其實從道德倫理的觀點上,我可能沒有辦法去說服大家,但是我們要從一個科學的角度來看,還有跟大家比較切身關切的角度,探究經濟動物上面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重視他的福利。

    我今天會稍微講一下動物福利是什麼,然後包含在飼養、販售的過程當中,可能會經過什麼樣的狀態。除了行政政策上面,我們大眾、一般人到底可以做到什麼,增進經濟動物的福祉。吃素當然是一個方法,拒絕食用肉食、拒絕食用不當飼養的動物,當然是一個做法,但如果我無法拒絕肉食的時候,我要如何去找到一個道德一致性?

    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名詞,因為在經濟動物上面,我們講動物保護其實不是那麼的精確的一個名詞,大家可能會聽到兩個字跟動物相關,一個叫動物權,一個叫動物福利,或者是動物福祉,動物權是什麼呢?動物權就是非人類的動物,他的生命,他是有價值的,所以不管是任何人或任何動物都不應該予以利用,這個是動物權,其實是一個非常極致的一個想法,所以,簡單來說,是滿多人有在執行動物權這件事的時候他就會嘗試走連署管道,德國有這麼高的吃素的人口,有部分原因,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其實是關心動物權,還有我們剛所談論到的實驗動物、皮草等等,這些就是動物權的範疇。

    再來什麼是動物福祉?其實動物福祉是出自符合效益裡論,接受有條件地使用動物,然後,他所看到的是最終的結果,也就是叫做幸福的總和,出發點在於每個生物個體,他的意義都可以拿來做平等的計算,當快樂跟痛苦的量相加了之後,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他的幸福是最大量的時候,我們叫做符合效益主義。

    也就是說,當我們人完全沒有辦法排除利用動物這件事的時候,那在參與這個事件的個體們,動物跟我們人,如果能夠將降低他的痛苦、降低動物的痛苦,或是降低人使用上面所操作不當的痛苦的時候,所得到的幸福的總和會是最大值。所以我們稱做為動物福祉和動物福利。

    在使用動物上面,其實是一個光譜,沒有那麼絕對區分動物權或是動物福利,有些人可能接受可以使用的範圍會比較廣泛一些,就是從任意使用動物到完全沒有辦法接受使用動物,他是一個分散光譜,所以,其實找不到一個固定的答案,說能或是不能,或是如何去說服大家到底要不要用這個動物,其實是個人的選擇。

    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今年過年我去了一趟英國,所以大家看到了這張去年九月發行的五鎊紙鈔,在英國社會引起相當大的討論,為什麼?因為他製作這五鎊,要加入少許的動物性的產品,要加入少許動物性產品才能製成那漂漂亮亮透明的窗洞。有純執行動物權的人就反彈「為什麼你使用了動物性的產品,卻沒有經過我的同意?」我在使用五鎊紙鈔時,等於我在使用動物性的產品。

    有一間咖啡廳的老闆娘,她是動物權的執行者,率先講說,來我這邊消費的人,不可以用這張五鎊付錢,那其實這件事就弄的很大,當然就會有很多人丟出酸言酸語。「啊,你不要用動物性的東西,就不要洗手、不要呼吸、不要怎樣」都有,一定都有,到處都有,然後,社會就開始討論,動物性產品有沒有可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實際去執行動物權。

    BBC做過一系列報導,我們生活當中,到底有多少動物性的產品是來自我們的經濟動物?桌上的肉是來自經濟動物,然後毛衣、羊毛等等都有,那再來比較細項的是什麼?啤酒裡面也含有少量的動物性產品。他其實是用於的魚膘所製出來的膠體,過濾掉啤酒裡面的雜質,也不能說過濾,就是讓啤酒變得很澄清。啤酒變得很透明,洗髮精裡面也會含有少量的動物性的產品,還有包含這些少的用品,還有汽車。

    因為五鎊,整個英國社會開始討論起動物權跟動物福利。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生活現在之所以這麼便利,有很大一部分其實要感謝動物的使用,所以在使用動物上面,我們是不是能夠多花一點心思,思考說動物的生存環境,或是成長、飼養的過程,可以變得比較人道的方式,增進動物福利或者是動物福祉?是不是比較能夠實踐?或者是比較能夠來執行。

    動物福利大概是近二十五年來,動物福利科學才慢慢開始有這樣的發展,我們現在科學所研究,能夠適用動物福利的對象,其實相當、相當少,沒有涵蓋到所有我們知道的生命或者是生物,其實建立在生物學、神經科學、生理學等等還有行為學上,然後拼湊出動物福利科學。

    從不同的角度,瞭解到什麼時候動物感受到快樂、什麼時候動物會痛苦,那找到方式來去避免掉動物痛苦的狀態,所以才會有動物福利科學,英國的動物福利教授就定義所適用的對象叫sentient-beings,簡單來說,就是有感知能力的動物。

    有感知能力除了包含他會感受到疼痛、痛苦之外,他也有互動的能力,能夠跟人產生互動,或者是跟自己的物種產生互動的能力,然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習的能力,去分析風險跟獲益的能力,這個是他所定義的sentient-being,簡單來說,動物福利所適用的範圍,就在非人類的脊椎動物,因為有脊椎、中樞神經就有疼痛的知覺跟學習的能力,然後還有所談論到,沒有出生的胎兒及胚胎的最後階段,也會被納入考量。

    因為科學開始在這塊發展緩慢,有慢慢在增加的趨勢,還有我們所談論到的除了脊椎動物之外,還有那個非脊椎動物的像章魚或是龍蝦、螃蟹,其實都在動物福利的考量範圍裡面,甚至有些國家其實已經先立法,說明如何去對待這些動物,或者是在屠宰的過程,我們要怎麼去處理能夠減輕牠的痛苦。前陣子,有則動物新聞,有一間餐廳,因為不當地去宰殺龍蝦,然後遭罰,所以其實慢慢地開始有科學去放到不同的動物身上,去了解他能受苦的能力有多少。

    我們為什麼要強調經濟動物的福利?經濟動物的福利所考量到的內容,其實非常的廣泛,包含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還有經濟貿易等。在動物福利上面,有生病的動物他的動物福利一定不好的,可以接受嗎?有生病的動物,他的動物福利一定不好,所以,為了改善他的動物福利,當他生病時,適度的還是要使用這些藥品。那在使用藥品的時候,我們就會擔心抗生素的使用過量,那抗生素使用過量的話,當肉品或是乳品流到市面上面,被我們人類所吸收,就會有食品安全上的疑慮。但是如果我們不使用藥品或是不打疫苗的話,當傳染病爆發的時候,會有公共危險、衛生上的疑慮,像是最近我們所談論到的禽流感的部分,那傳染病有時候發展得非常地快速,快速到我們可能無法去控制或者甚至於我們現在的醫療就是有限,醫療科學就是有盡頭,我們還沒有辦法繼續往外面擴張的時候,有些疾病其實很難被治療,或者是被治癒的機率非常低,但是他有高的傳染性和高的致病性,甚至於會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情況之下,要怎麼做才有辦法達到好的動物福利,這就是所在探討的事情。

    然後,還有環境保護,像現在密集飼養的情況之下,可能產生糞便或者是污染等等問題,那如何去做到永續農業,讓動物可以過得比較沒有那麼狹窄,不要在狹窄的地方,不會處在這麼閉塞的狀態之下,其實也是可以提高動物福利的。經濟貿易的部分,這個就比較複雜,這個可能在歐洲才會比較看到這樣的經濟貿易的限制。

    英國是個滿注重動物福利的國家,然後他的畜產品都有系統化的動物福利的認證,那麼當在歐盟的貿易之間,如果說有,比如說畜產品要從東歐等等的國家要輸入到英國去販售的話,其實這個就是經濟貿易上的門檻,他會限制,如何符合到怎麼樣的動物福利現況才有辦法到英國來販售,因此他就會造成一個就是貿易上的限制,那其實這就是經濟動物福利上面,我們可能所面臨到的種種面向,不單單只是對動物好而已。

    我們講的比較實際的話,我們要看的東西就是包含這四項。我要跟大家分享,有一個人叫做吳季衡,大家對他是不是很陌生?我剛有聽到喔,大家知道吳季剛嗎?他幫michael設計了很多衣服,他的哥哥就叫做吳季衡,吳季衡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論點,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TED觀賞是他的影片。他提到,過去的農業或者是畜牧業的狀況,他最早期稱作畜牧業1.0,那個時候,我們人還沒有開始瞭解什麼叫做育種,什麼叫做高生產率,只是提供動物照顧、飲食,不讓惡劣的天候或者是掠食者侵略,跟動物就是建立一個馴化的關係。

    從這之中,自己自足,產生肉食來給民眾食用,這個是最一開始畜牧業的最開端。那這個狀態,只是簡單的把動物圈養起來,放在一個地方,然後給予牠食物,所以生產效率非常低,可能有時候養雞養肥了、養大了,我們家才會有一餐大餐好吃,那其他的時間可能都是蔬果或者是種植的青菜為食,穀類為食。漸漸地,當我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因為工業革命緣故,開始我們知道了大量的去生產,去生產很多的肉來滿足我們的胃口,那這個時候我們稱為畜牧業2.0。

    用工廠化的生產,增加我們的生產效率,這時候也會加入一些育種的概念,就是育種,育種不是基因改良,也不是基因改造,育種其實就是優生學,我們人的優生學也是一樣的,我選長得比較大的,長得比較快的互相來配種,產生的下一代,他的生長速率就會比較高,這個叫做育種,這個就跟我們人的優生學就很像,並沒有以人工的方式去改變他的基因變成另外的物種,那在育種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育種越育越好,產量越來越大,集約化的飼養之下,還有密集的飼養之下,我們出現了問題,什麼樣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動物活得不是很好,牠們動物福利的狀態就開始下降,會發現有很多的問題。

    當疾病發生會使用到抗生素,這時候食品的安全就受到考驗,那這個就是畜牧2.0的狀況。這裡有關於生物的冷知識,第一個一個團隊研究出來,雞隻可以記憶大概一百二十隻左右的種類,雞甚至可以辨認人的臉,知道誰是養牠的人。在這樣大量的飼養環境之下,其實會發生一件事情,就是互相攻擊的機率會變得很高,原因是在於當雞被飼養的過程當中有一個位區的,會藉由打鬥的方式來建立他的位區,看誰是老大,老大就先吃,最小的就撿人家吃剩的,跟狗很相似。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大量密集的飼養情況,變得雞每一次沒辦法去記得對方是誰,或是對方的位區,所以每一次碰到面就像第一次見面,就要再打一架,會增加很多打鬥的機會。這是一個研究團隊所推估出來的,為什麼在大量集約化飼養的狀況下雞隻會有比較多的打鬥情況。

    我們剛講到抗生素,很多人會懷疑畜牧業,或者說養牛、養雞、養鴨是不是都有用生長激素?跟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動物會長得這麼快,九十天就上市,九十天就來販賣,或是三十天就可以吃到一隻雞等等的,這個不是因為生長激素,這是因為我剛講的育種,就是優生學的概念,讓它的生長可以越來越快,那講更直接的,如果大家不相信就看一下,生長激素其實非常昂貴,生長激素一劑非常高昂。

    大家有看足球嗎?男生應該會知道梅西是誰,阿根廷主將梅西,以前是有矮小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這個報導?他其實是有矮小症的,那他後來能夠長得跟我們正常高度,普遍高度,其實是因為他長期都有在施打生長激素,他為了要治療他的矮小症,他就使用了生長激素,過去也使用了不少的經費,為了要施打生長激素,因為一劑都是幾百美元起跳的,那他必須持續不斷、每天施打,或是持續不斷間隔地施打,他才有辦法讓梅西現在能夠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高度。

    所以,打生長激素對於畜牧業來說是非常非常昂貴的奢望,如果我們今天一隻雞是因為打生長激素而長大的話,我們現在一隻雞的價錢,就不會是現在我們市場上所販售的價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是要跟大家說,畜牧業打生長激素這件事,真的是無稽之談。那為什麼會有生長激素呢?其實那個不叫生長激素,那叫抗生素。早期在飼養動物的時候,我們所能拿到的飼料品質非常地差,因為品質差的關係,可能造成牠本來吸收就不好,那第二點,因為品質差的關係,裡面可能有很多微生物,會導致我們的動物是生病的狀態,那這個時候就有人販賣添加抗生素的添加物,添加到飼料裡面去,那這樣的添加狀態之下,讓腸道比較不容易因為飼料的關係而生病,那這樣子動物就會減少了很多必須要對抗生病的消耗,這樣他們就會長得比較大隻或是長得比較快。

    當初,農民們並不了解什麼叫抗生素什麼叫生長激素,那在這樣的抗生素添加之下,動物生長得比較快,所以他們就簡稱他們叫生長激素,這是產業界的誤植,導致大家對於畜牧業的一些誤會。那現在呢,其實抗生素,我們所知道的早期在飼料裡面會加抗生素,但隨著我們對於吃,還有健康這件事情,越來越明確的狀態之下,其實大家就會開始去思考說抗生素的添加到底有沒有必要。抗生素過量的添加,會不會養出所謂的超級細菌?大家開始擔心這些事情,因為細菌在抗生素的不斷地馴化之下,會有活下來很堅強健壯的個體,未來,有沒有可能在長期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之下,變成無法被任何抗生素所消除的細菌呢?這個就是現在大家擔心的議題。

    丹麥有一個研究團隊,長期地去執行這件事情,因為擔心畜牧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之下,他也很堅強地將丹麥的豬隻產業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他們所付出的其實是好幾年的心血,好幾十年的心血在說服畜牧業,我們如果能做到良好的動物福利的話,其實疾病的發生是會相對的減少,那當疾病的發生減少的情況之下,我們使用到的抗生素量就不會這麼多,藉由這樣長期性的觀察和研究,說服業界如何減少使用抗生素。

    提到疫苗的使用,大家每年的冬天都會聽到禽流感,那有些人就會疑惑,為什麼我們每年冬天都會有禽流感?或是說為什麼每次禽流感都要大批撲殺雞隻,那禽流感是什麼?就是雞的流感,那雞的流感有分很多不同的型別,每個型別的致病性和致死率都不太一樣,所以在疫苗的施打上,為什麼沒辦法打的原因就是在於變異快速,而且每次的組合都不太一樣,那在疫苗的話,科學是有限的。我們還沒有辦法去找出一支疫苗去對抗所有的流感,從人的狀態也是一樣,即便我們每年政府都有補助施打流感,但是有的時候會發現,流感疫苗不是那麼強,因為,病毒的變異其實是很快速的,因為環境速度很快,他的複製速度很快,所以變異其實是很大的,所以在疫苗施打上面選擇就比較困難。那這次之所以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在於他的致死性和傳染性非常地高,有可能因為雞跟人的互動之下,導致人也有感染的風險,因此,大家才會聽到經濟動物上好像只要一感病就用撲殺的手段來結束動物的生命,那其實他是有多方性的考量的,其中之一就是動物福利。

    為什麼撲殺跟動物福利相關?原因在於,當動物染病的時候,第一牠的身體虛弱,呈現痛苦的狀態,傳染性很高的時候,牠就會很快地感染到周遭的動物,所以為了動物福利,動物福利這件事是為了群體的效益。所以為了減少其他群動物生命的損失或痛苦,因此在面臨到很嚴重的疫情的時候,我們就會用撲殺的方式,用大量地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疫情的散播。

    目前我們所要做這樣撲殺動作的疾病來說,其實都是甲類的疾病,就是傳染性比較高的,致死率比較高的,那目前其實還沒有一個有效的醫療辦法來做治療的情況之下,才會不得已選用這樣的方式,所以在疫病的狀態上面其實是有動物福利的考量。並非考量個體,而是考量群體的狀況才會有這樣的處置方式,那這對農民來說其實都是很大的損失,不管是精神上或是財務上都是很大的損失,並不是他們養不好才染病,其實流感大家也都知道,有時候當抵抗力比較弱或是比較累的時候,不是因為外界環境,爸爸媽媽沒給我吃好而染病,而是因為免疫力低下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容易有病發作的狀況,那現在我們的畜牧2.0因為工業化的飼養,密集的飼養,導致傳染的速度非常快,一隻爆發整場就差不多都會染病了,這就是密飼的關係。

    禽流感,現在推估是因為野鳥所造成的問題,所以現在很想做到的是封閉的飼養環境,避免掉跟野鳥的接觸,或是說野鳥糞便的接觸來減低他得病的風險,那如果能達到比較精密的飼養,比較精確的飼養的話,或許動物福利是相對的比較有,這是畜牧業的部分。那我剛講完了畜牧我們所看到的問題點就是在於經濟動物的動物福利不好,然後還有抗生素的濫用等等,那接下來呢?我們可以做到些什麼?

    我們能不能夠來期待一下畜牧業3.0,農委會這邊可能有農業4.0,我這邊是沿用吳建恆先生的講法,就是我們有沒有可能來期待一下畜牧3.0?那什麼是畜牧3.0?畜牧3.0我們能不能來強調環境保護?就是永續農業或是永續畜牧業,還有動物福利是不是也能納入裡面討論,還有食品安全等等的這些要件跟因素,來看看現在的畜牧業,那當然也是因為有許多種種的原因,來刺激到這樣子畜牧業的改變,那就包含了我們最開始所提到的吃素。

    有些人真的是因為憐憫動物的原因而吃素,那這也刺激到了畜牧業來反省現在的畜牧系統或畜牧手法,或甚至是對待動物的方式是不是真的符合所謂的道德倫理,其實就過去二十五年來動物福利科學的發展其實是滿蓬勃發展,其實是從一九六五年代,有一位作者寫了一本書叫做animal machine,動物機器,就是在控訴畜牧業對動物的殘忍,慘無人道的處置方式等等,那英國政府就非常認真對於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做了回應,就是由Brambell這位教授所組成的一個調查委員會,他們就寫了一個調查報告,來瞭解說英國的畜牧業有多少不當的處置這樣子,那也從這一本報告開始,英國社會開始反思對於畜牧業的方式或者是在畜牧業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內容。

    大家就開始討論什麼是動物福利,動物福利又是什麼?不光是哲學家、科學家、研究團隊,提出不同的論點,有些人覺得說動物福利應該跟生理有關,因為生病的話動物福利一定不好,所以我們要看的是生理。也有人說動物福利跟心理層次有關,如果心情不好,那福利可能也不好。所以他提出心裡這樣的講法。那也有人提出了動物福利就是要滿足天性,動物的天性。那動物想要做的事情、想要表現的正常行為沒有辦法被表現的時候他的動物福利就不好,那於是Fraser跟Appleby這兩位研究者就把這個各家不同的系統綜合起來,說明了當動物福利好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唯一有在這三項都能被滿足的時候,動物福利才會好。

    當生理、心裡跟自然行為都能被滿足的時候,我們才有資格說,這個時候的動物福利才是好的。那其實大家可以看到在各個圖像為什麼會有重疊的部份呢?那其實我們雖然談論到的生理、心理跟天性,其實都會有相重疊的地方,舉例來說,當生理的感覺上,如果我感受到肚子餓,我可能會心情不好,可能會比較暴躁,這時候其實是生理跟心理上面的重疊。就動物來說,當牠飢餓的時候,可能會感受到緊迫,就是壓力,讓牠沒有辦法在被滿足的時候他可能會感受到壓力,所以這是心理去影響到生理。然後再來,跟我在自然的環境之中,牠正常應該處在的環境之中,當有天敵出現的時候,天敵的出現是一個正常、自然的現象,那但是牠可能會讓動物感受到害怕。這個就是天性跟心理所重疊的區塊,那最後在自然界我們很難去避免掉疾病的傳播,可能在跟有生病的個體或者是說其他物種接觸的時候就會發現,好像有些疾病是共同的,或是傳染,那這個也是自然間會發生的事情,是正常的現象,但是當疾病傳染的時候,去影響到生理的話,這個也是一個重疊的範圍,所以其實Fraser跟Appleby綜合了這樣的原因,在說明其實生理、心理跟天性是會互相重疊的。那唯有當他重疊的地方都可以被滿足的時候我們才有資格說這個動物是處在動物福利良好的情況之下。

    於是,英國有一個單位叫做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那他們就是一個農場動物福利的委員會,那就將以上所說的東西包括Brambell的報告跟剛所看到的三面向稍微整理了一下,整理出了我們動物福利上最著名的叫做五大自由。這五大自由所講的是什麼?是生理上面的飢餓跟口渴,還有生理上面的不舒適、疼痛、受傷跟疾病,都應該要被避免掉。再來是天性上面應該要能夠讓動物去展現他所謂的自然天性,就是表現他正常的行為,希望能夠在心裡層次上免除他緊迫跟恐懼的痛苦,這個就是動物福利上的五大自由。

    但是大家所看到,這個是現在已經算是很常在使用的五大自由的評判標準,可是大家所看到的大都是負向的感受,飢餓、口渴都是負向的,那疼痛受傷也都是負向,所以呢,現在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2009年也是由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所提出來的新的論點,叫做Goodlife framework。就是好的生活規範,這是用於經濟動物的飼養上面,那我們現在所定義的五大自由只能夠符合中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是A life worth living,就是生活最低的限度,那當連五大自由都沒有辦法,沒有一項可以被滿足的時候,這個時候會怎樣?會生不如死啊。是不是?這個生命是被定義成A life not worth living,就是可能連生存下去的品質都沒有了。那這個是我們目前五大自由所限定的這樣的一個規範,那我們現在能夠研究,科學能夠知道的就是,什麼時候牠在痛苦或是什麼時候沒有辦法忍受,但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朝著正向的方向去發展?我們怎麼樣來定義什麼樣是好的生活品質呢?就是現在動物福利科學上面一直在推動,我們要如何去找到當動物快樂的時候,是用什麼樣的生理數值或是實驗數據來證實說這個動物是快樂的?那這就是目前歐洲這邊所在談論的動物福利的內容。

    我們接下來要回到經濟動物上面。經濟動物上面的飼養,其實在動物跟人一樣,很好想,因為我們現在所談論到的動物都是脊椎動物,大部分都是哺乳類,還有鳥類這樣子。那其實跟人一樣,牠有一個生理的結構,很類似的結構,那其實在我們的感知狀態期的情況,當我有一個刺激,這個刺激可能來自聲音,可能來自觸碰可能來自味覺,那這個感受不論有什麼樣的感覺,都會傳到你的大中樞,然後到下視丘這邊,會去分辨這個時候我們要做出什麼樣的反應。那當下視丘接受到這個刺激了之後,他就開始辨認說這個刺激到底去定義這個刺激是什麼?

    當他是一個很不愉悅的狀態的時候,我們的下視丘就是存在大腦這個位置,他就會釋放賀爾蒙,到我們的腎上腺,然後跟腎上腺講說,糟了這個刺激很危險,我們要趕快跑。這時候腎上腺就會分泌另外的賀爾蒙,出來叫做皮質醇,簡單就是壓力賀爾蒙,他就會讓你知道這個時候我們要如何做反應。那項火災的時候,我們看到視覺看到火災發生了,就會傳遞到大腦,通知我們這是個危險的緊訊,大腦就會告訴我們腎上腺皮質素,你要分泌一些腎上腺素,那這時候腎上腺就會分泌腎上腺素,讓一個人可以扛著一台冰箱,跑下樓梯。這其實是一個壓力的機轉,那其實動物也有,動物也有這樣的一個壓力機轉,甚至鳥其實也有。他也是有大腦,大腦也有一個類似下視丘的位置,或是下視丘的位置,當受到刺激之後,他會告訴他的腎上腺或是其他在合成一些壓力激素的地方必須要分泌這些壓力的賀爾蒙,然後來做出一些行為反應。

    這就是我們怎麼去研究動物福利的一個最基礎的地方,那當有外部的刺激的時候,像是味道、聲音,或甚至於疾病的刺激,他都會有一個壓力的反應,就是在體內的賀爾蒙其實我們都是可以偵測得到的,當這個壓力的賀爾蒙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可以知道說他的動物福利是好或者是不好。那其實壓力就是我們人都沒有辦法避免壓力,我唸書有壓力、期末考有壓力、工作有壓力,這都沒有辦法去避免的事情。

    那適度的壓力其實是可以被克服的,應該可以吧?我們大家應該都可以。那適度的壓力是可以被克服的,同理,動物如果有適度的壓力,在牠可以承受的範圍之下,其實也是可以被克服的。這當動物可以克服這個壓力的時候,動物福利就不太會受到影響。可是當這個壓力過度施加在動物身上,讓動物感受到不愉快、長期性的受苦,這個時候就會超出動物所克服的範圍,那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動物疾病的產生。所以當動物福利不好的時候,牠得到疾病的風險也相對的會增加。那其實大家可以看到疾病跟福利之間的相關程度其實是滿高的,那當慢性長期性的不良狀況持續性地發生的時候,他的動物福利就會慢慢的被削減下來,那其實壓力的來源有很多種,在經濟動物上面,其實在我們有分物理性、心理性跟生理性的這些不同的壓力。那物理性的話,我想這其實滿好理解的,當動物如果沒有辦法獲得飲食的時候,其實動物在生理上的感覺是很飢餓的,很口渴的,甚至於會脫水,這個是生理上面所產生他沒辦法克服的情況。那當生理上面的內部的壓力來自於內部的壓力,來自於營養不均衡等等的,都會造成動物很虛弱的情況。

    另外,我們剛剛所講的是生理層次,那心理層次上面的時候,其實動物我們剛有說到動物是有感知的,動物會有做某些動作的慾望,那是豬隻的話他會有拱的慾望,牠會用鼻端的地方把土拱起來,這是牠覓食的方式之一,那當這個慾望被限制的時候,當你強迫牠不能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豬其實也會感受到挫折感,他也會覺得他沒有辦法去克服他很想要去做這個動作的慾望,牠就會感覺到挫折。那感覺到挫折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心理層次的壓力,就會造成心理上面的不愉悅或不舒適,這一個很大的挫折感的來源。

    大家可以發現壓力無所不在,那動物福利我們所探討的是有沒有辦法,他的壓力有沒有辦法被克服?那所以呢,在經濟動物的飼養上,我們到底應該要提供些什麼?我們到底要提供些什麼?那歐洲有一個十年的計畫,他叫做Welfare Quality,他是在講,我們到底應該要提供經濟動物什麼樣的資源或者是什麼樣的飼養環境。那他其實它分成四個比較大的條款,是四個狀態,一個是他要有好的飲食來源。然後他要有好的居住環境,再來他要有好的身體健康,跟他能夠展現他自然的行為,那這個是他的四個大的原則。在這四個大原則其實也是從五大自由這邊慢慢來往下推的內容,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呢,就慢慢去發展出後面的一些比較細項的一些規定,或者是規則這樣。那項好的飲食上面當然就要避免動物飢餓,或者是長期的脫水。因為動物還是需要進水,還是需要吃東西,才能夠維持他的一些生理機制,那在環境的部分,他必須要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才能提高他的動物福利,那當然也要提供足夠的行動空間,跟冷熱適中的環境,那這是能夠讓動物福利提高在居住環境的項目。

    生理的部分就比較多是避免掉生理上面的損傷,補如說我不小心撞到桌子就黑青了,這就要避免,是應該被避免的,還有疾病的發生也希望能透過疫苗的施打,還有空間通風量等等的環境的調控來減少疾病上面的發生,那當然當今天如果真的需要有一些操作的時候,包含我們在閹割的時候,或者是我們在治療的時候,希望都能夠有做到疼痛的管理。所謂疼痛的管理就是減少他感受疼痛,像提供麻醉藥,或是提供止痛劑。那在行為的部分就會比較強調減少他的負面情緒,讓動物能夠有正常的社交,因為動物其實是需要朋友的,當牠們在互動的時候能夠讓他們有正常社交的場合跟正常社交的族群大小,像我剛剛提到的,當雞隻只有一百二十個雞的記憶力,他只認識一百二十個雞,超過一百二十個雞她就不認識的情況下,當容納的數量過高的時候,可能也會增加雞的緊迫,因為牠每看到一個就要認識一個、每看到一個就要認識一個,那其實也會增加他的挫折感跟緊迫的來源,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畜牧人員跟動物的良好關係,這才能夠提高動物的動物福利,那也可以提高畜牧人員的安全性,那這個就是Welfare Quality他其實所在研究跟講的內容,應該要提供的項目。

    那其實動物福利呢,在不同的畜牧系統裡面其實也會有所差異,那當然現在的畜牧2.0其實有很大的部分是因為因應市場的需求,因為我們消費者要大量的肉,因為我們消費者要便宜的肉,所以才會演化出有這樣的工業化、密集的飼養。那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當然會以快速育成的品種,但是有高密度的飼養就會造成動物緊迫。那可能在人員的部分,就會,現在其實是有點缺乏畜牧人員的,沒有足夠的畜牧人員來做動物照顧這件事情,那當然獸醫的部分,大家可能也有聽說,獸醫上面的人數跟人力其實也是有限制的,那這個是我們目前不同的畜牧系統現在大量生產狀態之下,所帶來的影響。

    那現在漸漸開始會有一些小農,所謂的小農出現、小農的生產。小農的生產是不是就是完完全全解決掉畜牧2.0所產生的負面狀態呢?其實小農的生產也是有小農的缺陷,不能說動物好,很難說都好。那小農的缺陷其實也是在於我畜牧人員或者是專業的獸醫人才,其實整體產業就是不夠,整體目前產業就是不夠。那小農的生產還有另一個面臨到的挑戰,就是營養上面的失衡。像大型的工業化密集飼養,他為了要達到他的高產量跟高數量,密集的飼養模式的話,他可能提供的營養跟快速育成的狀態他必須要很足夠,那他是經過精密計算而來的。但是小農生產的話,可能就是比較沒有透過計算去了解個體必須要獲得到的營養量。這樣就會造成在動物福利上面會有一些考量。那另外在大型的農場之下,他會有一定的品管,也會打疫苗,也會固定的時間會施以疫苗的施打。那可是在小農的生產的時候,不一定會有疫苗的施打,或者是說在疾病的發生的時候,可能控制的能力並沒有辦法來得有效率。

    其實各個不同的飼養方式都會有他的缺陷,目前就是我們如何能夠在不同的畜牧系統裡面去找到比較正向的,比較能夠去彌補各項缺陷的方式,這也是我們動物福利科學在研究的內容。那舉例來說,我們在傳統的飼養上,在豬隻行業裡面,最令人詬病的東西就是母豬狹欄了吧。那其實什麼叫做母豬狹欄?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就是當母豬,我們有豬隻產業嘛,我們有豬肉的供應鏈,那一定會有持續不斷生產的母豬,那在母豬生產的過程當中,為了避免母豬彼此互相打鬥所造成的傷口或所造成的健康上面的疑慮,生理上面的疑慮,都會用狹欄讓母豬一隻一隻的分開,那有些狹欄可能都很小,那這個是因為畜牧2.0我們要求的高生產量跟便宜的肉,所造成的一個現象,才會使用到傳統的母豬狹欄,來減少他打鬥的可能性。那另外還有一個在豬隻產業裡面非常詬病的叫做分娩欄,就是傳統性的分娩欄,因為在母豬她懷孕之後,牠要生小豬,他生小豬完之後他會被限制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不能夠活動或是不能夠轉身,那原因其實是要避免到去壓傷所生產的小豬,因為有時候豬隻在移動的時候他沒有看到剛生出來的小孩,那在熊熊做下去的時候就會把小豬坐到,若畜牧人員沒有發現,可能這隻小豬就掰掰了。為了要避免掉這樣的情況,就設計了所謂的傳統分娩欄。這樣的分娩欄讓這隻母豬他坐下來跟躺下來都會有一定的困難度。這個困難度就會讓他坐下來或躺下來的速度比較慢,那有這樣一個動作開始,小豬就會有足夠的時間跑掉,不會壓死,那這就是分娩欄之所以被設計的開端。

    那另外,還有我們現在所談論到的籠飼雞,傳統的蛋雞籠,其實蛋機在大量飼養的過程當中會互相啄來啄去,那為了避免蛋雞互相戶啄,或是戶食,就設計了這樣傳統的蛋雞籠的一個都小小小小的,避免牠們互相接觸,同時也為了要增高我們的產量,為了精密的計算可以使用的空間,才發展出了傳統蛋雞籠,這些都是過去或是現在有些國家正在使用的傳統的飼養模式。但是這樣的飼養模式其實會造成動物福利上面的缺損。母豬沒有辦法動,牠其實就有很多的自然行為是沒有辦法被展現的,牠沒有辦法動的時候,心理上面就會產生了挫折感,也會感受到非常的緊迫。或者是說,在這樣的限制狀態之下,牠的腳可能因為長期沒有辦法運動的關係,其實是非常的脆弱的,所以腳時常會受傷,或者是腫脹的腫塊。

    我們對於這個我們的選擇是什麼?是放養系統?其實大家可以來思考這件事情,大家覺得藍天白雲綠草地是不是一個舒適的環境?那是因為紐西蘭的乳牛廣告影響嗎?有可能。那其實放養的系統上面,我要說英國的確會出現這樣的方式,那也有很多人來支持這樣的放養系統,可是,問題點在哪裡?問題點在台灣。台灣發生了什麼事?台灣太熱了。台灣真的太熱了,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我們今天我們就好多人,在夏天的時候台南夏天氣溫可以高到幾度?在夏天三十八度的時候,我們站在藍天白雲綠草地站八個小時就好,你要躺在那邊八個小時也可以,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被太陽曬八個小時,其實就是有些人會中暑,有些人會暈倒,有些人會過熱會脫水等等。

    台灣的天候造成在台灣做放養系統其實是有一定的困難度的,雖然那個可能看起來,整個畫面看起來很漂亮、美美的,可是當實際我們要來操作的時候,他就會有執行層面上的困難。那天候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量,另外一個就是疾病。我們現在所談論的禽流感,有一派說法是因為禽流感是來自於野鳥,那在這樣開闊的飼養場的,藍天白雲綠草地的情況之下,我們是不是沒有辦法去避免掉他跟野鳥之間的接觸?那這樣子就會造成疾病上面的傳播更加的,機會更加的多。然後另外可能要考量到一點是,在放養的情況之下,可能會有很多掠食者出現。他會有什麼掠食者嗎?黃鼠狼?這我可能沒有看過。雲豹可能也只有在動物園,石虎有可能,好我們現在來講到一個大家可能意想不到的動物,流浪狗。

    流浪狗發生什麼事?我講一個例子給大家聽。有一次我去澎湖拜訪了澎湖的一位在動物界工作的公務員,他就跟我講到他最近處理到案例非常令人頭痛,因為澎湖地廣人稀,有的時候他們就是藍天白雲綠草地來放牧他們的牛,所以有一天,那個農牧就打電話來求助說快來快來,我們家牛快死了。他一去,發現他的牛是被很多的流浪動物,流浪狗攻擊,流浪狗就把牛圍在一起,攻擊那個小牛。他到的時候小牛的屁股這一塊肉,就是我們那個沙朗牛排這塊已經被咬掉一大半,就已經被狗攻擊咬掉一大半,是空的。那這個時候他就被叫來去醫治這一隻牛。那這隻牛也不能夠做什麼啊,肉已經被吃掉。他只能夠把皮給縫起來,就看到那邊就凹了一整塊,整塊肉都不見了。所以這個也會是放養上面所面臨到的一些困難。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到的事畜牧人員的安全,因為在經濟動物的飼養上面,畜牧人員還是會有一些他們必須的操作,那當放養的時候其實很少看到人的情況下,跟人的親近程度就沒有那麼親,那在操做的模式之下,可能會導致畜牧人員的受傷,在飼養系統上面雖然看起來畫面很漂亮,藍天白雲綠草地,可是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在這邊。為了要讓他有一個自由的生活環境,那我們可能所要面臨到的就是他的疾病的挑戰,他的天候所造成的緊迫,還有我們現存台灣就是有流浪動物的狀態,流浪動物所造成的這些害怕或者是生理方面的害怕,這些都是需要被考量的項目。那當然改善動物飼養的福利其實除了在畜牧系統上面之外,就是還有很多方式。那只是說當我們在要求畜牧人員或者畜產業要能夠提高畜牧系統的動物福利的時候,其實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必須要來思考這件事情。因為當我們在要求畜舍要改畜舍要變大,畜舍要變得就是不要再用傳統的蛋雞籠,不要再用傳統的狹欄的時候,相對的畜牧人員就要花錢去改善他的設施,那這個成本誰分攤?畜牧人員自己一個人吃掉嗎?我最近有聽到有一豬場,他算是在台灣走得很前面的豬場,他改善了分娩欄的系統,因此他花了上千萬。所以在畜舍的改善的時候,當我們消費者在要求說我要吃有良心的畜產產品的時候,那這些改善的成本由誰來分攤?我們自己大家也要來思考一下,不能夠只是提出要求,然後就當沒事了。

    那另外,剛剛所講到的放養的部分,當然也要考慮到的,雖然那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情況,可是我們也要考慮到台灣的天候問題。台灣的天候問題是不適合這樣的放養模式?另外,畜牧人員跟獸醫的行業當然也需要大幅度地去增加這樣的人力需求,同時要提高可能需要提高的是畜牧人員的社會地位跟個人榮譽感。用這樣的蜜糖的方式讓他能夠從工作當中去找到工作的成就感,因為我想大家應該都是在工作上面找到了成就感才會喜歡上工作,不管是唸書也好或是在外面工作也好。那在畜牧人員或者是獸醫上面有沒有辦法相對的在這方面有增加?這個也是我們值得去思考的部分。那另外蜜糖給了,當然要給鞭子,鞭子是什麼?市場的認證機制。我們有辦法去了解一個市場的認證機制,或是支持一個市場的認證機制讓動物福利能夠往前推進,那在法規最低的限度,符合法規最低的限度上面去執行我們所謂的動物福利。

    其實我們所看到的現在在動物福利科學裡面,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像分娩欄的使用,我們可能在分娩欄過去的分娩欄是固定不動的,就是豬隻牠完全無法移動,這個欄杆就是焊死的,可是現在所新研發出來,改良的分娩欄,這個分娩欄其實是彈性活動的,隨著豬隻在移動的時候,他也可以稍微被推開一點。讓豬隻有一個足夠的空間。那另外在分娩欄設裡面就增加了一些障礙裝置,讓小豬能夠有一些地方可以躲,不至於說當母豬躺下來的時候立刻就被壓死。那其實這也是動物福利在不斷在研究的項目之一。

    另外在我們剛所提到的蛋雞籠,傳統蛋雞籠式空間滿小的,那未來我們可能有這樣的研究發展,就是這是一個蛋雞籠的模型。讓牠有一個產蛋的區塊,因為蛋雞在生蛋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躲藏隱密的強況,一個躲藏隱密的位置,讓他能夠近來這邊產蛋。那他也有符合他正常的生理行為所需要的砂浴,有沒有看過鳥砂浴?有嗎?有些鳥會在沙子或土堆一直不斷拍動他的翅膀,用沙子把身上洗一洗。那這是鳥類的一個正常的行為展現。就是在這樣的籠子裡面提供砂浴的需求,讓他能夠展現他的正常行為。那這就是持續不斷的都在研究跟研發當中,希望能夠去找到一個符合成本又符合動物福利的做法。這是目前畜牧業持續不斷的在做的,在投入的研究。

    我們在要求獸醫或者是畜牧人員的專業性的時候,我們當然也要考量以下幾點,像成本上的考量,成本上有什麼考量?我們畜牧人員呢,其實普遍的社會地位都不高,又長工時,我們現在在吵得一例一休,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因為動物沒有放假。動物在那邊一天他就要在那邊照顧一天,所以他其實長工時,又很少假期。那如果說我們希望能做到有輪班的時候,是不是我請的人,畜牧人員跟所耗的經費就要相對提高

那這個就會是畜牧產品的成本上面增加。那另外就是農場動物的獸醫,其實沒有所謂的上下班時間,他是動物有需要,他醒著,他就要過去。大家最近有看到,大家知道鮮乳坊嗎?他就是有一個小農品牌,也不算,就是有一位獸醫,他組織了幾個小農來販賣他們的牛奶。這位獸醫姓龔,他是龔建嘉龔獸醫,他也是非常疲憊,大家也可以看到他的FB的分享,他其實非常的認真,非常努力,當農場動物有需要他的時候,他其實早上披星戴月,晚上他就是要去出現在農場上,所以農場獸醫其實是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有的時候可能在半夜三四點接到電話的時候他也有可能要出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其實農場獸醫是非常非常的耗體力的,有的時候為了節省這方面的成本,不管是畜牧人員或獸醫的成本,就會變成一個場他能夠請到的人員的跟動物的比例就會有很大的落差。就可能變成一個人可能照顧上百隻的動物,就人員的比例就會相對來得差,這是成本上面的考量。另外缺乏專業知識和訓練也會造成動物福利的影響。那所以其實我們應該要更能強調畜牧人員的一個專業性,才能夠去真正了解到動物的習性,然後能夠去做到生物防治疾病控制等等的項目來提升動物福利的部分。

    飼養完,動物最後要怎麼樣?要販售。所以我們要進入販售這個環節,那販售這裡就是跟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相關的一件事情。在販售當中,我們有一個目前在台灣依舊在執行的一件事情,是對動物福利上面一個很大很大的影響,叫做活體市場拍賣。其實是在豬隻的產業裡面會比較常看到,大部分的縣市都會有活體市場販賣的這樣的一個拍賣的機制。那他就是在於要去評斷一隻豬,這隻豬要賣多少錢,的一個拍賣性質。

    那他的運作模式其實是有經驗的競標者,會坐在台下這邊,坐一整排,是一個階梯型的座位這樣子,他就是從高處看下面這邊會有操作人員一隻一隻將豬從這個門一直趕進來,那這個通道狹窄到一次只能走一隻豬,那當豬進來的時候呢,這些有經驗的競標者就會看到豬隻走路的狀態,還有豬隻的大小,還有豬隻的體型,去判斷說他裡面有多少肉,他大概幾公斤,還有這隻豬大概可以賣多少價錢,他們手上就會有按鈕出價,然後速度非常快,就再走過去的過程當中就開始按鈕,檯面上這邊,這個電子顯示器就會顯示誰得標,多少錢,那走到這裡的時候就會有人在豬身上蓋一個印章,然後知道說他到最後是被分到哪一個屠宰場,或只是誰收購去。那其實這樣的活體市場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那這個活體市場拍賣機制到底為什麼會影響動物福利?

    其實豬是一個群體的動物,那他在行走的過程當中,他其實是希望能夠看到他的同伴,從豬的行為來判斷,那這樣的一個行走的平台,這個走道,這個弧形的走道他只限制一隻豬一次,一次只能進一隻豬,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豬其實會害怕,那另外又是因為外面這邊是一堆人,他在評價那個豬隻的體態的狀況,那這裡的吵雜或這裡看起來的情況,看到了景觀其實都會讓豬感到害怕,在這樣的壓力極大的狀況之下,其實是對動物福利來說,對豬隻來說其實是心裡層次上面相當的緊迫,這是一個點。那這個是在我們檯面上可以看到的情況,那在這個建築物的背後呢?其實是所有豬隻存放的地方,暫置的地方。那因為豬隻從各個農場過來的時候,他大概都會停留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停留個幾個小時,那原因就是要看看在這樣的運輸壓力之下,牠會不會因為抵抗力下降然後疾病爆發。

    在爆發的時候這個豬隻就不能夠上市。這樣確保說這個有生命的豬隻是沒有辦法來販售的,那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其實對豬來說是非常非常的不舒適,然後不安,然後壓力很大,所以這樣的拍賣市場,即便他是一個傳統,可是為了動物的考量之下,其實我們都要思考一下他是不適合值得存在。我們如果不用市場拍賣的話,活體拍賣的話,我們有什麼樣的選擇方式可以來決定豬隻的價格?國外其實就有在實行的就是屠體評級。有兩塊部分,一塊部分是看我的肉的品質到底好不好?那其實正常的肉,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菜市場或是去過市場買肉?那可能有在下廚有在煮飯的,可能會接觸到肉品。正常的肉他的色澤應該是紅潤的,那其實旁邊這兩個呢,就是他有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在你們左手邊,左手邊這一塊,看起來比較慘白,那台灣我們會稱為做水漾肉(PSE),那水漾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有可能是他在屠宰之前的動物福利沒有很好。這是其中之一。那就是當他在屠宰之前受到了極大的壓力的情況之下,他的肌肉會產生迅速的糖解,導致屠宰之後他的肉的ph執會急速下降,產生有這樣的顏色,那這個是在屠宰的時候他的動物福利受到損害所造成的。那另外一個是,這個看起來比較深色的肉,他叫硬乾肉(DFD),那他當然產生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在於動物長期性的受到動物福利的危害之下,他屠宰之後他的肉pH值就沒有辦法將下來,pH值沒有辦法將下來就會變成很深色的硬乾肉,這是從肉的品質來判定這個肉到底是動物福利的好與不好,屠宰之前跟飼養過程當中,這個是我們可以從這個屠體所看到的狀態,那另外一個,我們要來看無碼的。

    從屠體去判斷這個肉,這個切開來的豬的屍體,看看裡面有多少的脂肪比例,或者是有多少的瘦肉比例,跟他的屠宰完之後那一整體的豬骨架有多重,來做不同的評判標準。這個是國外都有在使用的,那其實在動物福利我們所講的是,他在死亡之前他的生理值是我們所測量得到的,死亡之後他的動物福利我們是要去反讀他的。那從屠體的狀態我們其實也是可以去看到牠在死亡之前到底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環境之下

    屠體怎麼來的?就是屠宰來的嘛,那在屠宰的過程當中其實大家都很在乎動物死亡之前這條路到底走得好不好。那其實我們就有一個叫做人道屠宰這個字,人道屠宰他的廣義的,我們可以說是他從農場離開之後到死亡的這個過程,我們叫做人道屠宰,其中包含了有運送、繫流,就是在活體市場等待拍賣的行為,還有在屠宰要經過整趟我們可以稱做為人道屠宰。那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它狹義化到我只講求致昏跟放血,就是我在屠宰那個當下的動作。那什麼叫做致昏?其實人道屠宰所講求的就是最小痛苦,那在最小的痛苦的話,就是在放血之前我要讓動物失去意識。那動物的無意識的情況之下,牠感受不到痛苦,生命就這樣離去這樣。那所以人道屠宰就會包含了屠宰前的致昏,然後跟失去意識後的致死,比如放血過程,那致昏就是讓動物短暫喪失意識,喪失意識的情況之下,其實有點像是有些人可能會有癲癇發作的時候,在癲癇發作那段時間,他是喪失意識的,所以喪失意識的情況下他其實感受不到痛苦,他感受不到疼痛這件事情,那就是希望能夠在致昏的狀態之下來讓動物失去生命,不會痛苦的失去生命。

    那致昏的檢測我們現在有從這三項,譬如說腦波的檢查、心電圖的確認跟瞳孔的反射,用這樣的生理值來確認說我動物已經確定致昏了,確定失去意識了,那這些都是科學上面的研究。那致昏的方式其實有滿多種的,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叫做槍擊致昏,槍擊致昏其實在台灣比較少見,因為台灣槍枝其實不太合法。槍擊致昏的話他是拿一個類似致昏器後面有火藥,快速的刺穿動物的腦,讓動物在腦受到大量的撞擊力,或者是損傷的情況之下失去牠的意識,這個是槍擊致昏。那槍擊致昏在很多的研究界定之下,其實他有規範,什麼樣的動物打在哪他會比較快速的失去知覺,失去意識。那現今有一個動物,有一個經濟動物是很難去克服的,叫做水牛。水牛其實在槍擊致昏上面是有很大的障礙的,那因為像其他我們所看到的乳牛啊、肉牛或者是綿羊,然後山羊,甚至雞禽類都可以用槍擊致昏的方式,可是水牛不行,原因在於水牛的腦門前額頭這邊,他的牛的角是往上的,而且牠的牛角是一整片,所以他這塊其實裡面試有牛角的組織在裡面,所以當槍打下去的時候,他只覺得痛,不會去傷到他的腦,所以在槍擊致昏上,水牛其實是沒有辦法被執行的動物。那另外還有一種叫做電擊致昏。那電擊致昏的話,其實會因為不同的動物體型會有不同的電流量的需求,那這個也是滿廣泛再去研究去了解在什麼樣的電擊情況底下,動物是很快速的沒有知覺的,很快速的沒有感受的。那他會短暫的造成動物有點類似癲癇的情況,那長的時間可能有三十秒到一分鐘之久,這樣持續性的類癲癇的狀況發生。那在這個類癲癇的狀況發生的時候,在執行放血這個動作,讓動物完成這個人道的屠宰,會因為不同的物種然後體型的大小會有電流量不同的需求,這個是人道屠宰相關的電擊致昏。

    然後另外一個所在講到的致昏方式,就是人道的作法還有一個是氣體致昏,氣體致昏其實在台灣非常少見,台灣絕大多數都是使用電擊致昏的方式。那氣體致昏他其實不是用毒氣,他氣體致昏所使用到的是二氧化碳,還有我們空氣中都有的氮氣。那空氣中都有的氮氣其實我們呼吸了我們也沒事,所以其實他並不是毒氣,那氣體致昏的方式多半都使用在家禽類或是豬隻,那在歐洲也是滿廣泛的在做研究,那大部分都是利用滿高濃度的惰性氣體,像是氬氣、氮氣等等,去跟氧氣作為混合,氧氣的量變得非常非常少,大部分都是氮氣,讓動物輕度缺氧,讓動物產生昏厥,那基本上氣體致昏他有一個很大的需求就在於他的致昏現場必須要是非常大的改變。因為當動物走進去之後,牠會有一個類升降梯的東西,把動物運到地底下面去,地面層下面,那這就是充滿氣體的地方,那之所以會使用到氬氣或者是氮氣等等,原因是他比空氣重,所以他不會飄散,那他也不會危害到畜牧人員的安全。那當動物進去降下去的時候,降下去三十秒到一分鐘的情況之下,動物會暫時呈現缺氧而昏厥,甚至於有可能會致死。就是直接死亡。那再回來倒地面層的時候,畜牧人員就可以做屠宰的處置,這個就是氣體致昏的模式。那可能有些人之前有看到說什麼有毒氣殺動物什麼的,就是大家想想其實,這些經濟動物最後會進入我們的消費鏈裡面,毒氣的話其實我們就會吃到,所以是不可能使用到對人類有害的氣體,那他都使用一般我們空氣中本來就有的氣體,那早期多半都是使用二氧化碳,因為大家會覺得二氧化碳會變窒息,或會缺氧,那可是後來有人發現說動物其實不喜歡二氧化碳,當濃度太高的時候,動物其實會排斥會不舒適,所以後來才漸漸去改,調整他的氣體的比例,讓氮氣或是氬氣的量會比較高,那另外二氧化碳因為有刺激性,所以在讓動物刺激的過程當中就會造成動物福利的危害。

    那其實我們剛看到的這三種致昏方式是各有好有壞,現在比較常見的槍擊或電擊致昏速度很快,但他的缺點就是在於動物必須要看到,動物會看到人,因為槍擊致昏就是從動物的正面過來,所以動物會看到人,他會有一個壓迫感,那另外電擊致昏,電擊有固定的位置,那多半都是在腦部的附近,太陽穴等等,那在這樣的操作之下也沒有辦法避免掉他不會因為人而感到害怕。

    那這個是槍擊致昏跟電擊致昏上面的缺陷,那氣體致昏呢?他強調的優點就是比較好的狀態之下在整趟過程當中,動物被屠宰的過程當中其實他是看不到人的,牠是沒有看到人的,因為在這個走道上面,其實是動物兩兩都會一起往前進,他就會一起走進那個氣體室。那走進氣體室當中,他就會坐電梯再回來的過程當中,他其實是看不到人的,所以人,畜牧人員或者是操作者對他的壓力就不會這麼的大,那這個是氣體致昏使用上的優點。

    那可是要說這三個到底哪個好哪個不好,其實也都是各有優缺點,那是在都不斷在研究跟不斷在改良當中,台灣比較常使用的就是電擊致昏的方式。那所以其實在這樣的飼養到屠宰的時候,最後我們會進入到了市場,那市場的話呢,其實在台灣慢慢的有在建立這件事情,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英國的機制,英國的機制其實滿迷人的,他們有動物福利的檢測機制,其實歐洲不少國家都有在執行這樣的機制像是荷蘭就滿完整的體制,那他其實是在講求動物福利的檢測要如何去檢測它動物福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那通常都是在農場上面飼養過程還有在屠宰的環節上面與人有接觸的地方我們會來研究他的動物福利到底好不好。那主要會從兩個出發的角度,一個叫做Welfare Input,就是投入的資源,那另外的叫Welfare Output,就是投入之後動物所展現出來的狀態。那從這兩方式我們來評估他動物福利是不是好,或是不好。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跟動物溝通的關係,我們只能從各個不同的觀察去了解到動物福利的狀態。那在投入的部分,又有分成兩種,一個是資源上面的投入,一個是管理資源上面的投入,那Output就是分成動物的個體,從直接性地去觀察動物的個體來瞭解動物福利好跟不好,那在Input方面舉的例子跟大家講一下就是我們要如何去量測input的部分?那input的部分包含我們環境設施。農場上面所提供的設施是不是適合動物的生存?傳統蛋雞籠過度狹小,空間不夠,那這個就是農場所投入在動物的資源。然後再來就是我們的畜牧人員專業程度,這個也是農場所投入在動物照護的資源,那這個畜牧人員知不知道動物什麼時候生病?或者是知道動物需要的東西是什麼?這個就是很重要管理資源,那當第一線接觸動物的畜牧人員能夠去了解到動物的基本需求的時候,動物福利才能夠相對性地來提高,那最後可能舉的例子大家可能會有一點不太能夠理解,主要是動物的品種其實也是農場投入在動物福利上面投入的資源。像是在品種篩選上面,我們剛有講到育種,育種就是優生學,好的生長快速的或者是產奶量大的來互相交配,所繁殖出來的動物繼續來做飼養。那所以在育種的時候其實就很重要,在篩選基因的時候除了要了解到我們現在需要的大產量之外,是不是對於他的健康狀況也可以從中間做為篩選?

    舉個例子來說,在乳牛場的時候,其實大家會忽略到乳牛其實是有跛腳的問題,因為乳牛是一個非常能夠忍痛的動物,他是草食獸的關係,又是過去都是被掠食者,當然牠的自然行為上面他比較不會去展現他的虛弱的地方。所以牠其實很能夠藏,很能夠忍痛,但是當他的腳疼痛到他沒辦法忍受的時候,他就會進而去影響到他一切的日常生活,就包含進食、站立,全部都會有問題。

    那有沒有可能在育種的層次上面盡量讓乳牛的腳比較不容易受到細菌的侵害呢?所以這個是我們可以在做投入的時候可以考量的項目,就是品種上面我們可以去了解基因上面我們可以去怎麼調控優生學的方式去顧到投入的動物品種,是不是真的適合我們的農場的情況?那在output的部分,像是其實動物的行為就是兩項,東西投入在他身上他會有一個反應,那這個反應就是我們常說的行為,那我這邊好像有一個影片,那這個影片是要讓大家看一下這個算是屬於異常行為的一環,但不是很嚴重的狀況,這只是畜牧場的環境其實沒有那麼的有趣,就是他很無聊,就是牠在做的一個動作,大家可以看到其實乳牛他的行為他就是一直在玩他的舌頭,一直捲一直捲,這不是在反芻,就是一直捲一直捲他的舌頭,這個是表現牠很無聊的一個行為模式。

    其實在畜牧場上,有時候會發現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就是因為環境太過單調,或者是說牠的社交互動沒有辦法被滿足,所以牠會展現這樣的行為模式,所以output觀察的重點其實也是在於牠的行為的表現,那另外還有就是生理上面的觀察,就是我們剛講到的,牠如果有生病,牠的動物福利一定不好,所以從生理上面有沒有疾病或是他體表上面有沒有受傷,然後去了解說他的動物福祉的狀況是不是有受到影響。

    最後從長期性的健康紀錄其實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長期的健康紀錄包含一個動物他是不是經常性地罹患特定的疾病等等的這些也代表他的動物福利狀況的好不好的情況,所以其實這個是幾個例子來判斷動物福利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那當然這兩種檢測方式就是有不同的論點,其實在input的檢測方式大家就說因為他很客觀,就是有多少就是有多少空間,多少的通風量是很確定的,非常明確的。那畜牧人員的專業性就是在於畜牧人員有沒有受到一定的訓練,這個是非常明確的。

    然後他的非常客觀,然後也很快速就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資訊,所以他的爭議性其實也比較少,那現在英國,應該英國在2013年大部分的動物福利認證其實都採用的事input的認證方式,因為他最快。但是他的缺點就在於,即便你跟他講說他的環境空間是足夠的、是符合他的需求的,那也不一定代表他的動物福利就很好,因為還有一些需求有沒有被滿足,這個需要從動物的本體才有辦法知道動物喜不喜歡這樣的環境。那另外他的缺點就是,就是不同的環境其實是沒有辦法互相被比較的,這也是使用input的測量方式的缺點,那比如說放牧的環境跟飼養在室內的環境,是不是因為有環境的不一樣,有藍天白雲綠草地跟有一個屋簷,我們要如何去評判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這是沒有辦法放在一起做比較的。那就有另外一派就說,所以就要使用output的測量方式,因為output直接從觀察動物本體瞭解動物現在的生理狀況,瞭解動物的行為,然後去評判動物福利好不好,這個是非常直接的然後也可以反映出他動物福利的現況,那當然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環境也可以相互作為比較,那在放養的情況之下,就可以跟有屋簷的情況之下作為比較,因為動物如果沒有異常行為,沒有剛剛那種不斷捲舌的狀態,一直在玩舌頭的狀態,可能代表動物比較不無聊,可是他的缺點就是這樣的評判方式其實是很主觀的。因為我之前就有訪問過一個評鑑者,他就有說過就是下雨天,他去一個放養豬場,即便豬隻在外面玩泥巴玩得很開心,他也會覺得,下雨天我心情很糟,豬在那邊很骯髒他一定不喜歡那樣的生活,所以他其實會受主觀意識的影響,另外,他也很耗時間,因為要不斷地去觀察動物才有辦法去理解這個狀態。

    英國的認證系統,其實是從當你有一個產品,產品若貼上這樣的認證標章,不管是有機或者是友善生產,都會從他整個生產鏈去看他是不是符合這樣的條件,包含他的主食的麵粉來源,小麥種植是不是真的都符合有機的情況,才會蓋上吐司是有機吐司。那同理在動物的友善生產的系統當中,動物的系統,我們在看友善的牛奶,是不是來自於就是合法的衛生的加工廠,跟是不是有一個良好的乳牛飼育環境,然後再來去評判他是不是符合食品安全或者是動物福利的認證。那這些都是英國的一些畜產品的標章,那有些這個是最基本的門檻,其他這些是特定的像RSPCA這兩個都是標榜是符合動物福利的產品,那另外這個Soil association是標榜是有機的產品。那英國之所以有趣是因為他的超市其實是大家,大品牌的壟斷,那英國的超市以這四個大品牌為主,那因為整個超市鏈其實是被壟斷的情況,所以當這四個超市同時都同意說我要要求我的畜產品或者我的畜牧產業這邊要有達到動物福利的話,他實行下去就很快,因為有進入市場的門檻的話,他就有辦法能夠限制說農民一定要符合這樣的不管是規範也好或者是法規也好。

    可是台灣的話可能就會因為很多中小型企業,這個部分就需要花點力,就要從消費者角度來探討,那給大家看一下這個例子,這是英國所販賣的不同等級的蛋,因為蛋的認證他其實是做的滿完整的,然後我們有這個從不是傳統的籠飼蛋是多樣化的籠飼蛋的蛋的話,大概一顆蛋就是3.17塊台幣,這大家應該都ok可以負擔,那再來我們有好一點點的蛋,可能籠子設計得比較好,或者是比較符合動物福利的生產模式,他一顆蛋可能就多個兩塊,那再來大家要求多一點,我要吃開心母雞生出來的雞蛋,我要吃開心的蛋,那又有有機的話,符合動物福利,符合部分的有機,那可能蛋的價格就要增高到13.7塊。那另外,我特別要求我只要純有機,純有機的規範又在更高了,因為歐盟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有機的規範,那在這樣的認證之下呢,他的一顆蛋可以賣到14.9塊,因為不同的畜牧方式、不同的畜養方式,大家的成本會增加,所以這些成本都會變成消費者必須要來負擔,因為這不可能叫政府回收,這也不可能叫政府補助,即便政府補助,那也是我們納稅人的錢。

    台灣很有趣,大家會質疑說台灣的畜牧業動物福利到底好不好?其實我跟大家講說,不差,還可以更好。那臺灣人很有趣是在於,臺灣人愛什麼啊?錢。所以這些動物生產的東西呢,當然要賺錢啊,賠錢的生意誰要做?那動物福利好的話,他的產量才會大,他的產量才會是穩定的,所以為了這樣的一個前提之下,其實他的動物福利不會做得太差,他不會有虐待動物的情況發生,只是在於在專業領域上面他也沒有辦法做得更好。那這個就是未來可以去做發展的地方,那其實台灣有這些產品的標章,當然目前都是以食品安全衛生認證為主,那未來我們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些友善飼養跟友善生產,那現在台灣也都漸漸有在推動,那只是說大家有沒有去注意到。

    可能在一些超市或者是7-11就會看到,或者是全家等等的便利商店就會看到有這樣的友善生產的雞蛋在販售當中,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過,那未來是不是會有更多的農民去投入這一項,去加入這樣的認證,就靠大家來幫忙了,因為當消費者有意願願意花錢去購買這樣的產品之後,大家才會願意來投入在這一塊繼續的努力,那其實講白一點,錢是一個驅動的方向,所以如果我們要要求農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要相對地去負擔一些成本?幫農民把成本給分攤掉,那這樣子我們可以一起帶動經濟動物動物福利的增長,那這個都是就是網路上都可以找得到的一些生產系統的定義跟他的動物福利差異。這個都是目前正在推行的項目,那也希望各位消費者能夠來支持。

    那最後要用這一張圖跟大家做一個結尾,就是台灣動物福利的發展我要用瑞典的動物福利科學家的研究,他在說動物福利的發展其實有五個不同的階段,那第一個階段當然是要符合法規的比例,那我們現在的法規到底足不足夠?這個當然是要靠各位慢慢來研究,當我們法規列下去之後,當然要考量到法規的可執行性,他是不是符合現在農業或是現在畜產業可以去做到的項目呢?那當提升符合法規的比例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去喚起民眾對於動物福利的認知,讓大家可以去了解到怎麼樣做才可以讓動物福利更好,來建立所謂的動物福利品牌,就是友善的雞蛋,或是友善的畜產品。那當然這一個階段會有一個陣痛期,就是消費者必須去分攤很高昂的成本,因為這個都是剛開始可能都是小眾慢慢再來坐像我們現在的某某雞蛋,就可能一顆就會十幾二十塊,一盒可能就是一百八、兩百這樣子在賣。

    那當我們動物福利品牌開始成為市場上面的主力商品的時候,相對的他的成本就會沒有那麼高,分攤成本的人基數就會更多,那這時候大家所分攤到的錢就會比較少,這個時候的動物福利品牌產品就不會這麼貴,那未來還可以去結合其他因素,包含了我們要求的環境,環保或者是永續等等,然後再去修改一次法規,然後再開始從第一步開始去慢慢往上提升,一步一步的慢慢地鼓勵產業界,讓產業界可以做更好。

那今天就是跟大家的分享,謝謝。

熱門閱讀

歷年活動

更多文章